搜索: 日期:  至  提交

• 礼仪故事


《“三跪”中见礼仪》大型公益节目《开学第一课》在央视播出了第一集。在这集以“中华骄傲”为主题的节目中,主持人董卿采访了著名翻译家许渊冲老先生。采访过程中,董卿3分钟跪地3次,被网友们称赞为“跪出了最美的中华骄傲”。“跪”源自中华传统礼仪的一部分,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是礼仪之邦,强调“为人子,方少时,亲师友,习礼仪”,央视当家主持董卿的3次“跪下”给人三次震撼:“一跪”求学若渴,跪出了活到老学到老的精神态度;“二跪”尊师重道,跪出了对学富五车的许渊冲老先生的尊重;“三跪”仪态万千,跪出了知识女性的优雅与谦卑。
时间: 2019-09-06 15:05   来源: 钱艳艳   点击数: 554

• 礼仪故事


《列宁让路》有一次,列宁下楼,在楼梯狭窄的过道上,正碰见一个女工端着一盆水上楼。那女工一看是列宁,就要给列宁让路,准备自己退回去。列宁阻止她说:“不必这样,你端着东西走了半截,而我现在空着手,请你先过去吧!”他把“请”字说得很响亮,很亲切。然后自己紧靠着墙,让女工上楼了,他才下楼。列宁毫无疑问是一位伟人,但他却不因自己地位的高贵而无礼,这更显出了他伟大的品质。
时间: 2019-06-12 14:04   来源: 钱艳艳   点击数: 461

• 礼仪故事


《曾子避席》“曾子避席”出自《孝经》,是一个非常著名的故事。曾子是孔子的弟子,有一次他在孔子身边侍坐,孔子就问他:“以前的圣贤之王有至高无上的德行,精要奥妙的理论,用来教导天下之人,人们就能和睦相处,君王和臣下之间也没有不满,你知道它们是什么吗?”曾子听了,明白老师孔子是要指点他最深刻的道理,于是立刻从坐着的席子上站起来,走到席子外面,恭恭敬敬地回答道:“我不够聪明,哪里能知道,还请老师把这些道理教给我。”在这里,“避席”是一种非常礼貌的行为,当曾子听到老师要向他传授时,他站起身来,走到席子外向老师请教,是为了表示他对老师的尊重。曾子懂礼貌的故事被后人传诵,很多人都向他学习。
时间: 2019-05-30 12:03   来源: 钱艳艳   点击数: 746

• 礼仪故事


《孔融让梨》孔融,字文举,东汉曲阜人,孔子第二代子孙,泰山督尉孔寅的小儿子。孔融七岁时,恰逢祖父六十岁寿辰,宾客满门。一盘酥梨,放在桌上,母亲让孔融去分。孔融按照长幼顺序分,每个人都得到了属于自己的梨,唯有他的是最小的。父亲感到很奇怪,问:“其他人得到的梨都是大的,你的却是最小的,为什么?”孔融从容地回答道:“树有高低,人有老幼,尊老敬长,为人的道理啊。”
时间: 2019-04-15 07:08   来源: 钱艳艳   点击数: 654

• 礼仪名言


不学礼,无以立。——孔子凡人之所以贵于禽兽者,以有礼也。——《晏子春秋》在宴席上最让人开胃的就是主人的礼节。——莎士比亚无礼是无知的私生子。——巴特人不能像走兽那样活着,应该追求知识和美德。——但丁礼者,养也。——荀子人有礼则安,无礼则危。——《礼记》一个人的礼仪,就是一面照出他肖像的镜子。——歌德克己复礼为仁。——孔子人无礼则不成,事无礼则不成,国无礼则不宁。——荀子在人与人的交往中,礼仪越周到越保险。——托·卡莱尔
时间: 2019-03-15 18:00   来源: 钱艳艳   点击数: 772

• 古代称呼礼仪及客气用语


我国古代很多文明称呼,至今还被运用。如:将父母称为高堂、椿萱、双亲;称呼别人的父母为令尊、令堂;称别人兄妹为令兄、令妹;称别人儿女为令郎令媛;自称父母兄妹为家父、家严、家慈、家兄、舍妹;称别人庭院为府上,尊府;自称为寒舍、舍下、草堂。妻父俗称丈人,雅称为岳父、泰山。兄弟为昆仲、棠棣、手足。夫妻为伉丽、配偶、伴侣。妇女为巾帼;男子为须眉。老师为先生、夫子、恩师;学生为门生、受业。学堂为寒窗;同学又为同窗。常用客气语恕:请求别人谅解,不要计较。有劳:用于拜托或答谢对方帮助做事。难为:感谢对方的帮助。久仰:敬仰思慕已久。久违:很久未见。借光:请人给予方便。劳驾:用于请对方做某事。劳神:耗费精神。包涵:请人宽容或原谅。指教:敬请指教。失礼:自己感到礼貌不周。失敬:责备自己礼貌不周。失陪:表示因故而不能陪伴别人。留步:请等一等或不必再送行。
时间: 2018-12-14 17:59   来源: 钱艳艳   点击数: 490

• 古代礼仪常用敬词


请:有求于对方。请问:请求对方解答问题。尊府(府上、尊寓、华居):称对方的住处。赐教:请人给予指教。高见(高论):称对方的看法,见解。贵姓(尊姓)大名:询问对方姓中。拜望:探望。拜访:访问。拜托:托人办事。拜辞:告别。敬请:恭敬地请求。恭候:恭敬地等候。光临:客人到来。晚安:晚上道别。奉陪:陪伴。(自己的举动涉及对方的用“奉字”)奉送:赠送。奉还:归还。奉养:侍奉和赡养(尊亲)。雅正:把自己的诗文、书画、作品赠人时用此辞,表示请对方指教。
时间: 2018-10-24 17:56   来源: 钱艳艳   点击数: 564

• “礼”的含义


“礼”的含义,按辞海中的解释,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1)本来的含义是敬神,后引申为表示敬意的统称。如敬礼、礼貌。(2)为表示敬意或表示隆重而举行的仪式。如典礼、婚礼、丧礼。(3)泛指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贵族的等级制以及社会生活中的社会准则和道德规范。(4)指礼物。如送礼、礼品、礼单。随着历史的发展,“礼”的内涵已经有了延伸和扩展,在许多场合它已成为“礼貌”、“礼节”、“礼宾”、“礼仪”等的代名词。因此,礼是表示敬意的通称,它是人们在社会生活中处理人际关系并约束自己行为以示他人的准则。礼属于道德的范畴,是社会公德中极为重要的部分。道德是由社会经济基础决定的一种社会意识形态,是一个社会用以调整人们之间以及个人和社会之间关系的行为的总和。礼渗透于人们的日常生活中,体现着人们的道德观念,确定着人们交往的准则,指导着人们的行动。在社会生活中,人人以礼相待,互尊、互爱、互谅,并成为自觉的行动,这是社会文明进步的表现。
时间: 2018-09-21 17:58   来源: 钱艳艳   点击数: 621

Copyright © 2015-2017 wxzqxx.u-jy.cn All Rights Reserved

校址:江苏省无锡市锡山区安镇街道查桥弘博路1号

无锡市查桥实验小学版权所有 备案号:苏ICP备1003942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