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24字及其含义
来源: 钱艳艳发布人:钱艳艳 点击数: 2827日期: 2018-10-15 19:26
一.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建设目标,也是从价值目标层次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基本理念的凝练,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居于最高层次,对其他层次的价值观具有统领作用。
1.富强,即国富民强,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经济建设的应然状态,是中华名族梦寐以求的美好夙愿,也是国家繁荣昌盛、人民幸福安康的物质基础。
2.民主是人类社会的美好诉求。我们追求的民主是人民民主,其实质和核心是人民当家作主。他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要特征。
3.文明他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建设的应有状态,是对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的概括,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支撑。
4.和谐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理念,集中体现了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的生动局面。他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在社会建设领域的价值诉求,是经济社会和谐稳定、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保证。
二.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是对美好社会的描述,也是从社会层面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基本理念的凝练。它反映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属性,是我们党矢志不渝、长期实践的核心价值观念、
1.自由是指人的意志自由、存在和发展的自由,是人类社会的美好向往,也是马克思主义追求的社会价值目标。
2.平等指的是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其价值取向是不断实现实质平等。它要求尊重和保障人权,人人依法享有平等参与、平等发展的权利。
3.公正,即社会公平和正义,它以人的解放、人的自由平等权利的获得为前提,是国家、社会的根本价值理念。
4.法治是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依法治国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基本要求。它通过法制建设来维护和保障公民的根本权利,是实现自由平等、公正正义的制度保证。
三.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是公民基本道德规范,是从个人行为层面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基本理念的凝练。它覆盖了社会主义道德生活的各个领域,是公民必须恪守的基本道德准则,也是评价公民道德行为选择的基本价值标准。
1.爱国是基于每个人对自己祖国依赖关系的深刻情感,也是调节个人与祖国关系的行为准则。它同社会主义紧密结合起来,要求人们以振兴中华为己任,促进民族团结,维护祖国统一,自觉报效祖国。
2.敬业是对公民职业行为准则的价值评价。要求公民忠于职守,克己奉公,服务人民,服务社会,充分体现了社会主义置业精神。
3.诚信即诚实守信,是人类社会千百年传承下来的道德传统,也是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重点内容,它强调诚实劳动、信守承诺、诚恳待人、
4.友善强调公民之间应该相互尊重、互相关心、互相帮助,友好和睦,努力形成社会主义新型的人际关系。
热门文章
| 学“四敢”精神 ,做实干教师 点击 ( 999+ )
锡山教人〔2019〕7号区教育局关于公布2018年无锡市锡山区中小学高级教师专业技术资格评审通过人员名单的通知 点击 ( 999+ )
无锡市查桥实验小学2019年度领导班子及各处室人员分工安排 点击 ( 999+ )
游吼山 点击 ( 999+ )
锡山教人〔2019〕4号区教育局关于公布无锡市锡山区中小学、幼儿园一级教师专业技术资格评审通过人员名单的通知 点击 ( 999+ )
锡山教发〔2017〕22号《区教育局转发关于做好全市乡村教师职称评审工作的有关意见的通知》 点击 ( 999+ )
清风廉万家,“四敢”绘新篇——查桥实小举办六月份主题党日活动 点击 ( 999+ )
二9倪羽馨 公鸡 点击 ( 999+ )
在阅读和写作中成长 点击 ( 999+ )
无锡市查桥实验小学三好学生、优秀学生名单 点击 ( 99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