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督导评估自评报告

来源: 刘琼发布人:刘琼 点击数: 1592日期: 2017-06-08 12:42

克难攻坚,涅槃重组,凝心聚力谱新篇

——无锡市查桥实验小学素质教育综合督导评估自评报告

2017年6月6日

回溯:行板如歌,沧海桑田,百年风云百年潮

一、百年回眸。无锡市查桥实验小学是一所百年老校,她穿越了世事的沧桑变迁,经历了岁月的风雨洗礼,在时光的长河中一路走来。校名几度更迭,校舍几经改建,在素质教育和课程改革的热潮中,学校历久弥新,焕发出蓬勃的生命活力。

二、发展掠影。近年来,学校师生凝心聚力,开拓进取,办学水平在厚积薄发中不断提升,先后被评为全国小公民道德教育实验学校、江苏省实验小学、江苏省实施素质教育先进学校、江苏省科技特色学校、江苏省书法特色学校,被授予全国双有活动先进集体、全国影视实验基地学校、香港国民合作交流学校、江苏省“苏派”名校联盟学校、江苏省平安学校、江苏省健康促进学校、江苏省绿色学校、青少年奥林匹克体育俱乐部、无锡市小学生乒乓球传统项目学校、无锡市素质教育实验学校、无锡市德育先进学校、无锡市心理健康教育示范学校、华师大课程与教学系全纳教育研究实验学校等多项荣誉,办学成果不断涌现,办学水平不断攀升。原国家教委副主任柳斌同志,原省教委副主任周德藩同志先后来校视察,对我校办学成果给予了高度评价,柳斌同志还欣然为我校题词“素质教育结硕果”。

三、驻足转角。2014到2017年,是学校新一轮三年规划发展时期。而这期间的2015年,成为了学校发展历史上具有关键转折意义的一年,部分师生分流到锡山实验小学,先锋办学点撤点并校,这一战略性的结构重组,使学校站在了历史发展的转角。新的领导班子刚刚组建,骨干教师比例骤降,本地生源大量输出,这对学校的发展带来了多方面的冲击。社会对学校办学水平的消极舆论,家长对孩子就学环境的质疑、焦虑,教师对学校发展的担忧、迷茫,驻足十字路口的査小,亟待找到方向,整装再发。

 

前行:道阻且长,壮心弥坚,雄关漫道从头越

一、校园文化——在传承、思辨中重构

校园文化是学校所具有的特定的精神环境和文化气氛,是学校全体成员在学校发展过程中,逐步形成的包括学校最高目标、价值观校风、传统习惯、行为规范和规章制度在内的精神总和。面对分流后的学校现状,我们迫切需要一种适切的校园文化对师生进行正确健康的价值引领,积极明亮的精神凝聚,和谐融洽的人本管理。因此,我们在对学校原有“全纳”文化学习传承的基础上,不断丰厚其品质内涵,使“博雅”文化在查小校园中落地、生根、萌发。

1.回溯“全纳”文化

2014年6月,学校制订了《博爱  悦纳  共享 发展》校园文化建设方案,从精神、课程、行为、生态四个方面对学校的“全纳文化”进行了系统的远景构划。此方案的制订,本着“以校园文化传承地域文化,以地域文化滋养校园文化”的设想,将校园文化的根扎入丰厚的地域文化中,进而探寻融贯地域特色、校本特色和时代特色于一体的文化立校、文化兴校的发展之路。

我校地处吴文化的中心地带,其深刻的内涵和独特的精神特质为:“海纳百川、兼容并蓄;聪慧机敏、灵动睿智;经世致用、务实求真;敢为人先、超越自我。”这些宝贵的精神遗产理应融合在我校的文化血脉之中,生生不息,薪火相传。同时,我校放眼世界先进教育思潮——“全纳教育”,其思想精髓正与吴地文化之“海纳百川、兼容并蓄”高度契合。所以学校以“博”为校训,确立了“博爱、悦纳、共享、发展”的办学理念,走上了“博学多才、博采众长、博闻强识、博雅致远”的“全纳”文化建设之路。

2.建构“博雅”文化

2015年学校师生的大规模分流,使作为校园文化核心要素的“人”在数量、结构上发生了较大变动;“人”的变化也意味着文化环境(包括思想认识、行为方式、感情情绪等)的变化,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原有校园文化的传承和发扬。如何让先锋分校并入的教师和新招聘的教师尽快融入教师集体,如何让全部重新分班的班级成为风貌良好的班集体,我们再次把目光投向了“博爱、悦纳、共享、发展”的办学理念和与之血脉相通的校园“全纳”文化。我们发现,学校教师在分流后不同程度地存在焦虑、浮躁的情绪波动,教学理念和行为也有一定的偏差和失范,加强个人道德修为,提升教育品质内涵成为了当务之急。在一年多的探索实践中,学校办学理念由“博爱、悦纳、共享、发展”向“博爱、悦纳、共融、至雅”延展聚焦,“博雅尚美”的校园文化也正悄然形成。

——博爱:是一种人文的教育根本,即广泛地爱一切人。学校凸显博爱教育,就是以人为本,倡导师生厚德载物,博仁施爱,为师生的发展奠定人性的基础。

——悦纳:是一种积极的教育行为,即愉悦地接纳。学校应以博爱的心胸接纳每一个有着不同生活经历、不同家庭背景、不同个性禀赋的学生,学生、教师、家长相互接纳,彼此包容,和谐发展。

——共融:是一种和谐的交往方式,即共享融合。学校是每个学生、教师、家长共同分享价值追求、思维方式和行为准则的教育场域,也是所有成员间切磋砥砺、融通交往的精神家园。

——至雅:是一种尚美的教育过程和境界,即渐行而达雅致。“雅”,表现为博大的胸怀、高尚的情操和优雅的气质。至雅的“至”既有“到”的意思,强调的是过程;同时也有“最”的意思,追求的是一种境界。

从“全纳”到“博雅”,校园文化的思辨重构,是查小人直面现实的责任担当。面对新的历史使命,学校师生正积极寻找精神的明亮,“博”以为怀,悉心耕耘,奋力生长。

二、办学环境——在“软”、“硬”并重中完善

2015年9月学校分流,先锋办学点撤并,12个教学班并入中心;2016年9月,学校一年级又比往年新增两个班级。如今,学校已有39个教学班,62%的班级班学额接近50人。与街道的兄弟学校相比,校舍设施、校园环境相对落后,各项实施设备也有待增添完善。学校学生教室、专用教室、功能室尤显不足,与江苏省现代化教育装备标准差距渐大。目前已有两个班级借用美术专用教室上课,导致学校无美术专用教室;另外,一只电子阅览室被改建为教师办公室,也导致了学校生机比从8:1下降到12:1。

三年来,学校聚政府、社区之力,努力改善办学条件,先后投入了约162万元的资金,重建了校园东围墙,改造了博闻楼电路,添置安装了食堂防疫、技防监控设施等,增建了食堂三层菜梯,重做了食堂防水,为师生的在校生活提供了有力保障;另外,预计投入30万的校园文化布置正在设计中。在装备方面,投入资金65.35万元,采购多媒体、电教设备,对学校网络进行重新架构,改建了网络中心,添置了服务器和网络机架,实现了无线网覆盖;斥资8.86万元,新添图书13227册;到目前为止,学校共有电脑292台,其中教学用机277台,学生用机148台,师机比1:1,生机比12:1,全面实现班班通,基本达到了江苏省教育技术装备的要求。目前,学校共有多媒体网络教室2只、标准化实验室2只,学校的图书室也基本按照省II类标准进行配备,并实行了数字化管理。

在努力改进学校硬件设施的同时,学校也致力于校园“软环境”的营设。学校的电子屏,会不断更新学校师生获得的各项荣誉、成绩,定期放送校训、校风、教育箴言、处世格言,及时宣传重大节日标语、学校特色活动等,既是展示学校办学成绩的重要窗口,也给社会、师生、家长传递了正能量;学校的长廊,朴素而不失雅致,一年四季,各类活动成果次第绽放,三月份“我眼中的春天”主题活动,十月份校园“丰收节”、“万圣节”,贯穿全年的“书香校园”活动都会在这里展示,书法、绘画、摄影、手工作品,活动海报,各式小盆栽等,常常把长廊打扮得五彩缤纷、生机勃勃;而各班教室,魅力中队的名片展示、阅读文化墙的精心布置,尽显班级特色,是孩子们健康成长的快乐大本营。

大学之大,非大楼之大。面对既定的硬件环境,学校在“软环境”上着力,使校园的每一方空间都成为正能量的发射塔,成为学生活动的展示台,成为会说话的风景线。“柔软”的人文情怀,赋予了査小校园温润、融和的气息。

三、师资队伍——在点、面共抓中提升

师资队伍是提升学校办学水平的关键,是学校发展的决定性要素。在2015年度学校分流前,全校有市级以上学术荣誉者11人;分流时分流出8人,占学校全体市级以上学术荣誉者的72.7 %。据统计,分流出教师的平均年龄为33.14岁,大都为35岁左右的成熟骨干型教师,是学校教师的中坚力量。这不可避免地给学校的可持续发展带来较长周期的、较大覆盖面的影响。面对现状,学校领导班子意识到:抱怨和推塞只会让教师队伍消磨斗志,停滞不前;唯有直面现实,迎难而上,立足长远,才能带动全体教师走上专业发展之路。

1.唤醒心灵,认识自我。针对分流后学校教师普遍存在的迷茫、浮躁、自我发展意识弱化等问题,学校首先从思想源头入手,致力于教师心灵的润泽与引领。学校先后邀请全国著名语文特级教师孟晓东来校给教师作《读书·育人》讲座,引领教师通过读书丰实自我,提升自我;邀请韩国心理学教授朴斗奉来校给教师作科学关爱学生心理的主题指导,对多位特殊问题学生进行了心理诊疗;邀请了“智慧爱”陪伴公益读书会发起人、“智慧爱”全家庭成长中心创始人叶慧老师来校作萨提亚治愈系列名著《新家庭如何塑造人》读书交流会,为教师认识自我、省察内心、审视自己的惯性行为方式打开了一扇别样的窗户;邀请了圆融国际成长中心创始人葛明君老师来校进行“教师团队自我关爱工作坊”培训,指导老师们借助萨提亚“冰山理论”了解自我的渴望、期待、观点、感受和行为,进行“我是谁”的互动探讨,从而引导教师更好地关爱自我、关爱家人、学生;另外,著名亲子沟通师胡中浦老师、南京市鼓楼区学科带头人郭文红老师、《新作文》杂志社聂闻副主编、无锡市民促会副主席(原锡山区文化馆话剧指导)杨苏老师、惠山区天一实验小学业余作家曹红燕老师等先后走进校园,这些不同领域、术业各有专攻的专家、行家,给教师们带来丰富多元的教育理念和精彩纷呈的专业成长故事,唤醒了教师的专业成长意识,也为教师们的专业发展提供了生动具体的成长路径。

2.打造骨干,树立典型。面对品牌教师数量匮乏、骨干教师学科覆盖不足的现实,学校领导班子始终坚信每个教师都是能闪光的金子,都有无限发展的可能,并努力创设机会,搭建平台,积极培养“本土化”的业务骨干。2015年,学校加入了省教育厅和省报刊总社联合打造的“苏派名校联盟”,成为了“苏派名校联盟学校”,这为学校骨干教师的成长开辟了一条快车道,给予了他们一个更高的起点和平台。在江苏省第七届苏派班主任高层论坛年度优秀班主任评选中,学校沈小红老师获“优秀提名奖”;在江苏省 “杏坛杯”苏派青年教师课堂教学展评活动中,朱丽清老师获总决赛特等奖;吴智丹老师获分赛区第二名。另外,学校以各项赛事为契机,注重激发青年教师自我发展的内驱力,鼓励他们积极参加各项比赛,徐亮老师在第五届全国苏教版小学数学教材优秀录像课评比活动中荣获省二等奖;沈小红老师在江苏省辅导员风采大赛少先队活动课展示中荣获命题微队会特等奖,并和无锡市兄弟学校团队成员共获江苏省少先队活动课展示综合团体金奖;另外,学校有11人次在市区级会课、基本功比赛中获一等奖,11人次在区级会课、基本功比赛中获二、三等奖。诸月芳老师被评为无锡市第三批德育带头人,吴智丹老师被评为第二批锡山区教育科研带头人,孙佳老师被评为锡山区班主任能手,王丹艳、朱秋萍老师分别被评为市、区德育工作新秀,赵华、王丹艳、小陈芳、徐亮、孙艳、李敏芳老师被评为第六批区学科教学新秀。三年来,学校教师有22篇论文在国家级刊物发表,46篇论文在省级以上发表或获奖,204篇论文在市、区级发表或获奖。

3.关注人人,面向全体。目前,学校新上岗的三年达标期内的在编教师有9  人,代课教师13人,这些教师相对来说工作经验欠缺,业务能力不足,但他们同样担任着班主任,担任着语数英学科的教学,面对的是一个甚至几个班级的孩子以及他们背后的每一个家庭。对于这些教师,学校提出了“一年站稳讲台,三年胜任工作,五年崭露头角”的培养目标。首先,通过“青蓝工程”,帮助这些老师和骨干教师师徒结对,每一个人都配备班主任师傅和学科师傅各一名,在平时教育教学工作中给予全程指导,以促进他们在业务上迅速入门。在课堂教学上,学校要求这些教师听一节师傅的课,再上一节,以保证课堂教学质量。其次,注重过程管理,要求新上岗第一年的新教师每月上交工作小结,每月召集这些教师进行座谈,及时给他们答疑解惑,排忧解难。再次,加强绩效考核。考核期内的教师每学期要上好一节汇报课,由学校考核小组进行考核评价;另外,这些教师的学科教学质量也纳入绩效考核,根据学校考核条例计发成果奖。一系列扎实有效的措施,使这些新教师表现出良好的生长态势。工作不到一年的新教师娄颖在全区语文学科教学质量调研中,名列第一,而且成绩遥遥领先;工作第二年的朱薛葳老师在区品德会课中获得二等奖。

学校呼唤大师,但学校更需要良师。立足校本,面对现状,查小人用自己的践行对“好教师”重新定义:爱岗敬业,务实奋进,自立自强,积极生长。

四、学生素质——在课程、活动中滋养

学校分流后,2015年秋学期的外来务工人员子女比例一下子提高到83.7%,较分流前的本部生源比例上升了30.18%。但不管面对怎样的生源,我校始终本着对每一个学生负责、对每一个家庭负责的信念,把全体学生的成长、成才作为学校办学的旨归,努力构建丰富的课程,积极开展多彩的活动,以真正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1.特色课程涵养学生。

随着我国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很多学校已经有意识地努力形成自己的特色课程,我校也在前期发展中初步形成了书法、乒乓、吴歌等课程特色。近两年,学校在营设“博雅”文化的同时,立足原有的课程特色基础,积极探索构建博爱众生、满足需求、引领发展的博雅课程,以成就学识渊博、行为端庄、气质文雅的生命个体。

(1)书法。作为一所90年代的书法传统特色学校,我校早就认识到书法特色教育对促进学生素质提高和学校跨越发展的重要意义,多年来致力于营造校园“书香”氛围,坚持“普及+提高”的策略,打造学校书法教育品牌。学校积极开发书法校本课程,将书法教学纳入语文课程,以提高全体学生的书写水平;自2016年9月起,学校还在一~五年级各开设两个软笔书法课程班,从每周两课时的美术课中分出一课时,由专职书法教师任教。同时,学校开设七彩桥书法社团,吸纳在书法上有特长的学生常年训练,一批批优秀的书法苗子茁壮成长,在各级各类比赛中屡获佳绩。

(2)吴歌。锡山是吴文化的发源地,吴歌是吴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我校早就是经锡山区吴歌锡剧研究会授牌的“吴歌传唱特色学校”。近年来,学校以音乐课堂教学、兴趣队组训练和各类竞赛活动为载体,致力于吴歌的传承和发扬:吴歌被纳入音乐课堂并以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普及传唱,吴歌合唱队学生已习唱吴歌经典曲目及新作20余首。在社会各界、学校努力下,学校先后编写出版了《吴歌声声》《吴歌情韵》两本吴歌校本教材,蔡玉英老师正在申报无锡市吴歌“非遗”传承人,为继承发扬吴歌作出了贡献。各界领导、专家、艺人多次来校视察指导,无锡电视台“第一看点”、“扯扯老空”等栏目来校进行专访,《无锡日报》《新锡山》等媒体先后报道了学校开展吴歌传唱活动的情况。学校被命名为江苏省少先队文化建设吴歌特色学校,吴歌社团被评为锡山区中小学优秀社团

(3)乒乓。我校是无锡市乒乓球传统学校。为进一步彰显乒乓特色,提升校园文化,多年来,学校高度重视基地的建设和后备力量的培养工作,完善场地设施建设,健全训练管理制度。学校紧紧围绕新出台的《无锡市乒乓球传统项目学校奖励办法及考核评估细则》的通知精神,制定了一系列措施:一是抓好专业教练队伍建设,聘请省体工队的乒乓教练作为主教练。二是抓好辅助队伍建设,精心打造校级乒乓队,学校在教师中选拔乒乓爱好者参加学校乒乓校本培训,抓好陪教队伍的建设。三是开展乒乓球兴趣小组、乒乓特色班创建活动以及系列乒乓球主题活动,一方面抓好群众性普及工作,抓好阳光体育活动,开展乒乓球大课间活动,做到全体师生“人人有球拍,人人爱打球,人人会打球”;另一方面抓好学校提高队的训练,从幼儿园开始精选人才,加强梯队建设,制定训练计划,科学训练。四是加强交流合作,学校同无锡市各个区的乒乓球传统项目学校结成友好联谊学校,定期交流合作,取长补短。

2.各类赛事历练学生。

比赛是学生锻炼自我、展示风采的重要平台,学校一贯重视各项区内外赛事,积极组织学生参加各级各类比赛。在锡山区第八届校园艺术节中,学校获团体银奖,在音乐类比赛中,舞蹈、合唱、器乐、课本剧四个节目分获一等奖,在美术类比赛中获3个一等奖,9个二等奖。在锡山区校园体育节中,学校获团体铜奖,其中,在球类比赛中,学校乒乓队荣获男女团体冠军,男女队员包揽各组的前四名;学校羽毛球队获男子团体第三,女子团体第五;学校篮球队获男子团体第五;在跳绳踢毽比赛中,获女子踢毽团体第二,男女踢毽团体第六,男女跳绳团体第五;另外,在无锡市第36届百灵鸟文艺展演中,舞蹈《羚羊的外套》获锡山区赛区一等奖、无锡市银奖;合唱《走三桥》《飞吧!鸽子》获锡山区赛区二等奖,无锡市铜奖。学校男子足球队在锡山区小学生足球联赛中获一等奖,女子足球获团体第四名;男子足球队还在苏宁杯校园足球邀请赛中获冠军,在爱德基金会组织的江苏、安徽校园足球邀请赛中获第三名;六(5)班林雨乐同学还走上了国际赛场,赴意大利进行交流活动。

在江苏省历届诗歌竞赛中,我校学生每届均有近10人次获得一等奖,近60人次获得二、三等奖;在江苏省第十届中小学生书法比赛中,6人获无锡赛区一等奖,多人获二等奖。在锡山区第11届“学陶”读书活动中,我校代表队荣获读书知识竞赛团体一等奖;在无锡市英语口语比赛中,我校有10人获得一等奖,8人获得二等奖;1人在CCTV中央电视台希望之星口语大赛无锡赛区比赛中获得市级三等奖。在计算机表演赛中,我校学生成绩显著,共计206人次获奖,周春琴老师获全国组织工作奖;其中11人参加在市一中举行的市级决赛,3人获无锡市一等奖,8人获无锡市二等奖。在第三十一届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少年儿童科学幻想绘画比赛中,1人获三等奖。

3.主题活动塑造学生。

(1)学科主题活动。近年来,学校以“大主题”思想构划学生学科活动, “书香校园”活动与“全省千所校园阅读示范学校”创建活动相整合,贯穿整个学年,每学期邀请著名作家进校园,并逐月组织故事大王比赛、古诗文诵读比赛、师生共读活动等。“我眼中的春天”主题活动在每年三月开展,学生们通过辨认植物、描画春光、拍摄春景、种植花卉、吟诵春天,感受春天的美丽,表达自己对春天的感悟。“英语节”以西方的“万圣节”为依托,组织学生设计宣传海报,进行七彩桥红领巾广播,制作多彩面具,创作万圣节小报,布置文化长廊,观看“够胆就来玩”鬼屋电影,组织“一起鬼混吧”知识问答和“Trick or treat”糖果大派送等丰富多彩的活动。

(2)德育主题活动。

①核心价值观教育活动。学校抓住建党95周年和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契机,积极开展了“红领巾寻访抗战足迹”、“缅怀英烈,自强不息”、“铭记历史 珍爱和平”“缅怀先烈 开辟未来”等活动。少先队员积极加入了“领巾追梦‘十三五’”微行动的队伍。学校还以庆祝建国67周年为契机,以“弘扬长征精神  在阳光下生长”为主题,开展“红歌畅响”活动,班主任老师和学生一起高唱国歌、校歌、队歌、红歌。“红歌畅响”活动激起了队员们“爱红歌、学红歌、唱红歌”的热情,歌声赞颂大美中国,弘扬了伟大的长征精神和民族精神。

②文明礼仪养成教育活动。学校对照“四jing六好”的要求,每月一重点,每周一细节,开展好礼仪教育。在“千名追梦好少年”展评活动中,根据事迹材料,共有17人被评为省市区“追梦好少年”,另有26人被评为校级追梦好少年。学校参加无锡市“梦想风车  童鞋奔跑”爱心义卖活动,获得“爱心单位”称号,学校收到甘肃省西和县教育局的《感谢函》。

③班级特色文化活动。班级特色文化建设是班级灵魂所在,学校各班都制作了班级名片,举办了一期班级特色文化论坛、班级特色文化展评,评选出十个“特色中队”。青葵中队、阳光中队、采蜜中队、梦想中队分别被评为市区“魅力”中队。学校又将各中队特色建设和“魅力队角”展评相结合,各中队辅导员和少先队员们“八仙过海,各显神通”,通过少先队队角这一阵地展现了各中队活动的风采。

④“姚娟大队”创建活动。在2017年来临之际,大队部以“领巾追梦‘十三五’,我和奥运冠军手拉手”为主题,举行了少先队“姚娟大队”成立仪式。少先队员通过看视频、展板、上网、寻访姚娟小学里的体育老师钱顺等途径,了解到姚娟在查桥实小学习时就坚持刻苦训练,五次参加残奥会,四次获得冠军,并打破标枪、铅球、铁饼三个项目世界记录背后的故事。学校聘请姚娟担任少先队校外辅导员,大队部向全体少先队员倡议:学习姚娟姐姐,在学习、劳动、训练等实践活动中实践体验冠军精神,心有梦想、争先争优、不怕困难、超越自己!各中队积极开展“向姚娟姐姐学习”“六个一”活动计划,写好本中队的“英雄中队成长日记”,树立学习英雄精神的典型人物,在全体少先队员中开展争章活动。

一切为了孩子,为了一切孩子,这是现代教育的核心宗旨,也是基础教育的本质使命。面对教育,聪明者选择种牵牛花,经年即开;智慧者选择种银杏树,百年方成。为了每一个学生鲜活、饱满地生长,查桥实小以悦纳的胸怀,平和的心态,为每一个生命的真实生长奠基,给每一个学生的素养和品性养成留下具有査小特质的烙印。

展望: 逆风的方向,更适合飞翔;精彩,就在不远方

岁月不居,天道酬勤。两年来,学校面对分流后的困局,于迷茫中寻找方向,于困惑中探求发展,涅槃重组,克难攻坚;负重前行中,有转型的阵痛,更有收获的喜悦。展望未来,我们坚信,逆风的方向,更适合飞翔;精彩,就在不远方。


Copyright © 2015-2017 wxzqxx.u-jy.cn All Rights Reserved

校址:江苏省无锡市锡山区安镇街道查桥弘博路1号

无锡市查桥实验小学版权所有 备案号:苏ICP备1606278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