倪林燕

部门组:班主任

学科组:语文

我的博客数:18

我的评论数:70

• 个人博客 (17)

• 优秀案例 (1)

差异是一笔不容忽视的财富,所以教师要学会善待差异,研究差异,为差异找条出路。

尊重学生,关注个性差异,使得语文课堂精彩纷呈,每一朵花儿绽放出勃勃活力。

“不放弃每一个”,“让鲜花、小草共沐阳光”,这是全纳教育的基本理念。倪老师在教学中充分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满足不同的学习需求,巧妙评点引导学生悟读文本,畅谈阅读的个性感受,因此,学生才会渐读渐悟,精彩纷呈,思维之花在课堂上逐一绽放。

语文教学的基本途径应当是:立足于学生自己的听、说、读、写的语文实践活动和内在的感悟体验、日积月累。这与倪老师所说的:“要从每一个句子读起、从每一个字词训练起、从每一段经典积累起……”有异曲同工之妙。

朗读,从古到今学母语的基本方法之一。多样的朗读,读出不一样的语文味。语文课洋溢着一种独有的迷人氛围和人性魅力,让每一个学生感受到母语文化的精髓,这就是倪老师上课的独有魅力。

听、说、读、写是语文教学的基本内容,倪老师立足学生朗读的单项训练,通过生动简洁的案例,表达了对读懂文本、读悟文本的理解,充分体现了她对“简简单单教语文”的本色语文教学的理解。

听、说、读、写是语文教学的基本内容,倪老师立足学生朗读的单项训练,通过生动简洁的案例,表达了对读懂文本、读悟文本的理解,充分体现了她对“简简单单教语文”的本色语文教学的理解。

教育细节处方显真智慧!

关注教育细节,需要老师有敏锐的洞察力!

协议,意指经过谈判、协商而制定的共同承认、共同遵守的文件,由此可以看出它是具有一定的约束性的。倪老师采用这样的方式,赋予了学生责任感,更是将学生当成了一个不断成长的真正意义上的人来看。

读有层次,创设博雅的语文课堂(2017-06-05 09:19)

栏目:优秀案例

读有层次,创设博雅的语文课堂

——苏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槐乡五月》教学设计(第一课时)

无锡市查桥实验小学 倪林燕

教学理念:

《槐乡五月》是一篇文质兼美、情景交融的抒情散文,作者以优美的语言描绘了槐乡五月迷人的景色和槐乡孩子的美好品格。一句五月,是槐花飘香的季节,是槐乡孩子的季节将这种感情抒发得淋漓尽致。因此,在教学中,我紧扣中心句,以读为主,采用“逐层深入”的教学方法,以“初识槐花之美——走近槐乡之美——体悟槐乡之美——延续槐乡之美”为线,借助图片,将槐乡五月的美景,将文中如诗般美妙的语言一步步呈现在学生面前,与画面相融合,使课堂灵动博雅,充满诗情画意。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能照样子写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一自然段。

3、初步理解课文内容,感受槐乡五月的美丽景色。

3、学习课文第一自然段,借助具体的语言材料,感受槐花的婀娜多姿,香气醉人,激发学生对生活的热爱之情。

教学过程:

一、图片导入,初识槐花外形之美

1、出示洋槐图片,说说你看到了什么?对,这就是洋槐树,这树上雪白的花就是槐花。板书:槐,指导书写。

2、每到五月,洋槐开花了,这是一幅怎样的情景呢?让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下。

出示一组图片,欣赏并说说感受:一团团的槐花,漫山遍野;一串串玲珑般的白色花朵,掩映在嫩绿中摇曳闪烁;花满枝头,比树叶还要浓密;一朵朵肆意开放,散发着淡淡幽香。

3、这节课就让我们走进槐乡去领略一下五月槐乡那特有的美丽。揭题。

【评析: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本课的导入,就从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入手,以优美、形象的图片开始教学,将语文和画面之美融合在一起,感受槐花独有的美,让学生在兴趣盎然中初识槐花之美,初识槐乡之美。】

 

二、初读感知,走近槐乡飘香之美

1、打开课本,自读课文。

要求:

⑴ 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喜欢的地方多读几遍。

⑵槐乡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边读边在课文上圈圈画画,并可以随时记下你的感受。

2、检查预习:

⑴ 白茫茫  喜盈盈  甜丝丝

   白生生  傻乎乎  香喷喷

   山山洼洼  坡坡岗岗

读一读,你还能说几个类似的词语吗?

 ⑵交流槐乡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3同学们,课文中有一句话最能概括槐乡给你的感受?你能找出来吗?

课件出示:五月,是槐花飘香的季节,是槐乡孩子的季节。

齐读。

【评析:整体感知课文内容是阅读教学的起点,“整体感知”是“深入局部”的先决条件,必要前提。本设计在初读感知阶段抓住文眼,起到“提领而顿,百毛皆顺”的效果。】

 

三、细读品味,体悟槐乡意境之美

1、五月,是槐花飘香的季节,当我们走进槐乡,看到了什么?闻到了什么?感受到了什么?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读课文第一自然段。

2、交流,适时学习有关句子。

评析:“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教师应关注到不同学生的不同感受,让其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通过自主读书、自主思考,槐乡的美也自然而然地走进了学生心中。

 

▲槐乡的山山洼洼,坡坡岗岗,似瑞雪初降,一片白茫茫。

(1)指名读:你读出了什么?(槐花的多、白)

这句话中没有一个“多”字,你是怎么感受到它的多的?

(“山山洼洼、坡坡岗岗”这两个叠词写出了槐花的多)

出示图片:看,这槐花漫山遍野,数不胜数。

(2)再读读这句话,从哪儿体会到槐花的美?

(“似瑞雪初降,一片白茫茫”)

多音字指导:降,这是一个多音字,在这里,你是否能读正确呢?

出示图片感受:山坡上,小溪边,都是槐树,槐花一片雪白,像下了一场大雪,景色壮观。  

(3)你们喜欢这一句吗?指名读。喜欢的一起读。

【评析:图片是对文本内容的形象化,适时出示槐花图片让已留在学生脑海中的画面渐渐清晰起来。这样由图到文,直观的形象思维和对语言文字的品味相融合,填补了学生认知上的空白,符合儿童认知的一般规律。】

 

▲有的槐花抱在一起,远看像玉雕的圆球;有的槐花一条一条地挂满枝头,近看如维吾尔族姑娘披散在肩头上的小辫儿。

(1)指名多位同学读:读着读着,你仿佛看到了什么?

a “玉雕的圆球”。

适时展示槐花的图片。

(点出“抱”) 大家看,一个“抱”字,让你想到了什么?

(一个“抱”字把槐花写活了; 槐花变得更美了。让我们感受到这是一种团结的美!这是一种挨挨挤挤,生机勃勃的美!)

从“玉雕的圆球”,你知道了什么?(槐花的晶莹、柔美)

请男同学美美地读这句话。

b “维吾乐族姑娘披散在肩头上的小辫子”

为什么在作者的眼中槐花就像是维吾尔族姑娘披散在肩头上的小辫儿?你见过维吾尔族姑娘的辫子吗?(出示图片)

是呀,她们的辫子可真多呀,一条一条地披散在肩头,难怪作者由一条一条的槐花联想到了她们的辫子。

女同学美美地读读这句话。

C、同学们,这两处比喻多形象、多贴切啊。盛开的槐花真是姿态万千,在你眼中,槐花还会像些什么呢?

出示图片,想象写话:有的槐花        ,像         

交流,并指导感情朗读、评价:听了大家的描述,这槐花真是美极了。你能通过朗读把这种美表达出来吗?

评析:教育需要想象,利用课文中相同的句式、生动的比喻,根据形象的视觉资料,引导学生展开想象,与文本展开对话,使语言文字描绘的画面变得鲜活生动、真实可及,为学生走向文本搭起一座美丽的引桥。

 

▲中午,桌上就摆出了……连风打的漩儿都香气扑鼻,整个槐乡都沉浸在香海中了。

(1)指名读。听了她的读,你感觉到了什么?(香)

是啊,老师也被槐花饭浓浓的香味陶醉了。默读,找一找,哪些词表现出槐花的香(香喷喷、清香、醇香、浓香、香气扑鼻、香海……)

指名读,读出自己的感受。

(2)出示三个表示香的词语——清香、醇香、浓香,读读这三个香。

打乱顺序出示:醇香、浓香、清香,这样排列行不行?读读看。交流。

(三个香渐大出示)是呀,三个香一个比一个浓,把这种感觉读出来。

点出省略号:这槐花越来越香,香得无法用语言来形容。图片出示槐花美食,感情朗读。

(3)只是一个“香”字,却有这么多种诠释方式。这句话中还有一个字,虽然没提到“香”却是将槐花的香描写得淋漓尽致,是哪个字?

(浸)读一读,这个“浸”让你感觉到了什么?

一个“浸”字,形象地写出了槐花的香味很浓很浓,弥漫在槐乡的每一个角落,这香气也浸到了我们每个人的心里。)

(4)指名读,感受槐香那浓浓的香味。

这香味一个比一个浓,男生读;

这香味把我们紧紧包围住,女生读;

这香味弥漫在整个槐乡的天地间,齐读。

(5)四处的树,满眼的花,每一朵槐花都把最甜最美的花香倾吐到了槐乡的每一个角落。所以,作者说:——五月,是槐花飘香的季节。

评析:叶圣陶先生曾说:一字未宜忽,语语悟其神。一个字中蕴含着槐乡处处香,时时香。这是何等精妙,因此教师设疑,激发学生探究的热情,不遗余力地感悟、品味这个牵一发动全身的字眼。

 

“嗡嗡嗡……”小蜜蜂飞来了,采走了香的粉,酿出了甜的蜜。“啪啪啪……”孩子们跑来了,篮儿挎走白生生的槐花,心里装着喜盈盈的满足。

(1)自由练读。你喜欢这句话吗?为什么?

(2)老师把这两句话改编成了一首小诗,谁想美美地读一读?

指名多位读。通过读,你感受到了什么?

(小蜜蜂和孩子们的快乐)

你听见小蜜蜂在说什么?看到孩子们在做什么?

(3)是呀,心里的快乐像潮水一样涌出来。你听,“嗡嗡嗡”的叫声、“啪啪啪”的脚步声多着急啊!

想一想:还会有哪些声音传来呢?你也来说一说

(4)是呀,大家都兴高采烈地赶来了,你们想不想也马上去采一篮白生生的槐花呢?想的话就一起来读读这两句话吧。

(5)满树白花遮望眼,接天香气荡天来。引读:难怪作者说——五月,是槐花飘香的季节。

评析:这两句话有一种较强的节奏感和浓浓的意境美,如何让学生感受到这种美,烦琐的讲解只能让学生感到味同嚼蜡,而将这两句话分行排列,变成诗的形式,让学生在反复诵读中,将这种语言美、文字美积淀,将这种意境美、场景美内化。

 

4、指导背诵

这么美的槐乡,这么香的槐花,你想把这幅画面牢牢地记在脑海中吗?请你选择最喜欢的一句背一背。

学生背诵。

5、小结:同学们,这堂课,我们通过品读文字,展开想象,走进了槐乡,看到了槐乡的美景,经历了一次难忘的槐乡之旅,感受到“五月,是槐花飘香的季节”,那么,为什么说“五月,又是槐乡孩子的季节”呢?我们下节课再来交流。

 

四、作业布置,延续槐花语言之美

1朗读课文,有感情地背诵第一自然段;

2、摘抄文中你喜欢的词语、句子。


阅读(0) | 评论(0)查看全文>>

从毕业命题看一年级语文教学(2017-03-30 17:21)

栏目:个人博客

语文毕业试卷内容涵盖基础知识、阅读理解和习作表达三个方面,全面考察学生对教材中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更重视学生对知识的灵活运用能力,所以,在教学中,不仅要教知识,更要教能力和方法。一年级也是如此,要有意识地关注相关考点,但从六年级一下子跳到一年级,对重难点的把握往往不够准确,我现从高年级的眼光来看待一年级的语文教学。

一、抓好字词教学

语文的学习主要是字、词、句、段、篇的学习,一年级教学以字词教学为主,落脚点在写上,一是写准确,二是写好看。写准确是基础,很多孩子到了高年级,依然错字连篇,很大程度上源于低年级的知识掌握不扎实,随着所学生字的增加,愈发混淆。写好看也是必要,要注意字的间架结构,把字写美观,据我所知,中学都坚持每天要练字,何况是一年级学写字的起步阶段。所以,我们需要耐下心来,指导孩子一个一个把字写好看,看起来赏心悦目,从应试的角度来说也是得利的。

二、适当延伸拓展

毕业试卷上单纯的基础知识很少,除了看拼音写词语和课文内容填空外,很多题都需要灵活运用语文知识。我们一年级开始就需要对相应的知识点进行有效的拓展延伸。比如一下的课文中,就出现了热热闹闹、水灵灵这种特殊结构的词语,我们可以拓展一些,并且指导孩子牢记;出现了比喻、拟人的修辞手法,我们也可以引导孩子认识这些修辞,并学着造句。此外,古诗的背诵也不能忽视,常抓不懈,日积月累,到了高年级才能游刃有余

三、培养阅读能力

语文课堂是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的平台,对于一年级的孩子来说,这些都是我们在课堂上需要关注的:结合上下文和生活实际了解课文中词句的意思,在阅读中积累词语;有自己的感受和想法,能展开想象,感受语言的优美,学会初步的仿写;认识课文中出现的常用标点符号。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要尊重学生独特的阅读感受与体验,鼓励自由表达并进行有质量的思维训练,在此基础上教师发挥主导作用,及时评价、点拨,逐步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要把课内精读的教学与课外阅读的训练紧密结合起来,加强训练的力度。课标指出:一年级学生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5万字。语文阅读能力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生的阅读情况,所以,一年级起,我们就需要培养学生每天阅读的习惯。

四、抓好写话练习

写作在语文试卷上占的比重越来越大,但是写作能力不是一蹴而就的,从句到段到篇,这是在积累的过程中不断提高的过程。低年级,从写话开始。一年级上半学期,指导孩子写好一句话,写清楚:谁在什么时候什么地方做什么。第二学期,学着写一段话,至少两三句。我们可以有意识地指导学生按总分总的格式写三句话,并且要注意好标点的准确运用。到二年级,再适当增加难度。这样慢慢地过渡到三年级写一篇完整的习作。在课堂上,我们也可以抓住课文中的一些语言训练,进行有效的仿说、仿写,在这个过程中锻炼表达能力。

一年级是起始阶段,我们要抓好每一个环节,为学生语文的学习打好基础。

阅读(0) | 评论(0)查看全文>>

以《火星——地球的“孪生兄弟”》为例谈科普类说明文的教学(2015-05-05 07:51)

栏目:个人博客

 

科普类的说明文是小学语文阅读教材的一个组成部分。教学这一类课文,在让学生感受自然神奇、培养热爱科学的兴趣、树立探索科学志向等方面,常显现出独特的优势。如何挖掘科普类说明文的语文教学价值,当是进行教学设计时需要给予足够关注的重中之重。《火星——地球的“孪生兄弟”》就是一篇科学说明性文章,教学中,我努力立足文体,凸显科普类说明性文章的阅读教学特点,以语文的方式从容地带领学生主动地学习。

一、问题入手,理清层次

与一般记叙文相比,说明文相对比较枯燥,有效地理清课文的层次,能够帮助学生把握住文章内容,凸显说明文这一文体的特征。怎样理清《火星——地球的“孪生兄弟”》这篇课文的层次,我着重引导学生抓住文中的三个问题:1、为什么火星是地球的孪生兄弟?2、火星上的水是从哪里来的呢?3、火星上的水原本可能比地球上的还多,为什么没能留住呢?从这三个问题入手,指导分段、组织学习活动,文本的结构就一目了然了。

二、关注语言,体会表达

科普类说明文往往都是采用一定的说明方法来表达想要说明的内容。这也是学生学习说明文的主要目标之一,既要了解文章写了什么,又要弄明白文章是怎么写的。这也正是语文学科特性所决定的。在教学中,我特别关注启发学生体会文章的表达。

1、关注语言的准确性

因为《火星——地球的“孪生兄弟”》是一篇科普性文章,文中涉及的知识必须要有科学性,因此,我指导学生抓住文中的句子感受其语言的准确性。如“科学家研究分析了火星的照片资料,发现……”“20043月以后,人们通过……钻孔分析,进一步证实……。”这几句话中,让学生通过“证实”“推断”等词理解科学家的推测是有依据的,大胆的想象推测离不开科学严密的研究认证,如果没有这些词,那么语言的表达就不准确了。

2、关注语言的生动性

枯燥的说明文如何吸引读者,在教学中,我着力引导学生关注语言的生动:孪生兄弟兄弟俩长得太像了家常便饭致命缺陷一去不复返集体大逃亡裹挟着逃向这些词都很生活化地描写了火星,而这些也是我们引导学生读出课文语文味儿的出发点。

此外,本文的课题也很特殊,我引导学生关注课题中两个标点:一个是破折号,一个是双引号。让学生了解这个破折号表示解释说明,双引号表示特殊含义。

三、巧用方法,读懂课文

说明文在表达上有其特殊的方法,在教学中这也是必须关注的一点。

课题中“孪生兄弟”就是用来比喻——火星和地球,引导学生知道,在说明文中,这样的说明方法叫——打比方。课文用这个比方来形容地球和火星之间的关系很幽默、形象、生动,形象的比方让本来枯燥的科普论文变得生动有趣、通俗易懂。此外,作比较、列数字、下定义等说明方法也需要我们在课堂上给予关注。

    火星上的水从哪里来?第二种是矿物中分离出水,文章的表达学生不容易理解,如何让学生一下子就明白,我引导学生通过图解的方式,一下子就使作者想要说明的问题一目了然了。

阅读(0) | 评论(0)查看全文>>

天才的秘诀(2015-02-28 12:18)

栏目:个人博客

天才的秘诀

——读《天才少年维克多》有感

    什么是天才?一般认为,天才就是具有卓越想象力、创造力和突出的聪明才智的人。寒假中,读了《天才少年维克多》之后,我对天才有了更多的了解。

    一、相信自己,决不放弃

故事中有两个少年:维克多和萝拉,学生时代,在几乎所有人眼里,他们是傻瓜、蠢笨和胆小、懦弱的代名词,所以,他们缺少自信,与周围同学格格不入。一个话都说不连贯,早早地退学,在爸爸工作的汽车修理店干杂活;一个说话总不敢抬头,之后找了一份当小时工的工作。

但是这两个孩子的故事并没有到此为止,温斯顿·丘吉尔、梦想成为芭蕾舞演员的少女……这一个个人物都给了它们启示。维克多在工作之余,读完了《大英百科全书》二十四册中的大部分,一个偶然的机会,获得了艾弗利公司特别录用资格,之后一发不可收拾,维克多笔记本上画着的图,成了艾弗利公司最重要的策划书,他也成为世界上百分之二最高智商的人才能加入的一个团体——国际门萨协会的主席。而萝拉心中一直怀揣着一个梦想——成为一名童话作家,虽然经历过彷徨、无助,但最终重新收获了自信,迈出崭新的一步,也开启新的人生。

  维克多和萝拉能获得成功,成为人们心中天才般的人物,是因为他们心中有坚定的信念:1、只有确信自己可以的人才会成功,如果因为别人的冷眼、嘲笑就放弃自己的梦想,那么从一开始就不具备成功的资格;2 无论什么时候,永远记住一句话:决不,决不,决不放弃!我想这特适用于任何人,不管你的智力是高还是低,成功永远属于不放弃的人。

二、相信孩子,决不放弃

维克多和萝拉成功的背后,也离不开很多关心他们的人。维克多的学生时代受尽冷眼、嘲笑,但他的父亲无论何时,总会用宽广而温暖的胸怀拥抱他。此外,蕾切尔老师和斯图尔特老师是维克多成长之路上伟大的伯乐,他们看到了维克多的独特,他的运算方法、他的树枝拼图、他的科技创意……在别人眼里是那么微不足道,甚至是剽窃,但这两位老师从这块璞玉身上看到了金子在闪光,从没有放弃他,总在维克多落寞之时给予爱和鼓励,也是蕾切尔老师帮助维克多找到了真正唤起他自信的原因。

由这两位老师,我想到了自己,用罗纳德老师最后反省的话来说:“请大家一定要记住,现在被你们成为‘傻瓜’、被你们戏弄的同学,也可能会是一个身怀绝技的天才。我现在非常非常后悔,我当时对那个学生真是太不好、太过分了……”扪心自问,面对一个傻里傻气、做事慢条斯理的孩子,也许我会和罗纳德老师一样,用别样的眼光对待他,讽刺挖苦、不听解释、严厉批评、剥夺本应属于他的奖品;再想想以前,面对班级中的后进生,我又何尝有蕾切尔老师和斯图尔特老师那样的耐心和信任呢?说不定,已有“维克多”天才的火花被扼杀。是啊,我们的一句批评,也许会让孩子永远在自卑中生活;我们的一句鼓励,也有可能让孩子的生活发生意想不到的变化。对于我们老师来说,更需要向维克多一样,有坚定的信念,那就是:相信学生,决不放弃。

并不是智商高的人才能成为天才,拥有梦想,看到自己的长处,并能坚持不放弃,说不定,你就是天才!

阅读(0) | 评论(0)查看全文>>

确定词语目标,精心设计教学(2014-12-30 11:04)

栏目:个人博客

确定词语目标,精心设计教学

——《陶校长的演讲》教学目标的确立与达成

著名的语文教师冯起德说:“如何确定教学目标是检验教师素质成熟与否的重要标志。”教学目标一经确定,就必须成为一堂课的指针和精髓。而看我们的老师,往往在教学目标那一栏不怎么用心,认为教学过程的设计才是主要的,有的甚至干脆从教学用书上,或者从别的教案上把教学目标照抄了事,以至于不同教师、不同年级的教学设计,目标常常千篇一律。真正的教学目标应该是在教学前针对教学内容有不同的预设的,这样的目标对教学过程是有指导性的,也会促使教学更有实效。下面以《陶校长的演讲》为例,谈谈如何确立和达成这一课的词语目标。

案例:《陶校长的演讲》

目标:……理解文中专心致志坚韧不拔等词语的意思。……

课堂实录:

师:怎样才能使学习进步呢?请到课文中找到相关词语来回答。

生:要专心致志!

生:要坚韧不拔!

师:谁来说说对专心致志的解读?

生:全神贯注!

生:聚精会神!

生:全心全意!

生:一心一意!

师:这是给专心致志找近义词,能结合实际事例谈一谈吗?

生:听老师讲课时,其它什么事情都不想。

生:做作业的时候,不能一会儿吃零食,一会儿喝饮料,一会儿上厕所。

生:读书的时候,从头到尾目不斜视,不一心二用!

师:说得很具体!谁来说说对坚韧不拔的理解?

生:遇到困难毫不畏惧,决不动摇!

生:做数学题时,遇到难题想方设法克服,就是坚韧不拔。

生:遇到不会读的字,通过查字典、问老师等各种方法认识它。

……

理解新词是每篇课文都要落实的教学目标,但具体到不同的课文,又有不同的要求,哪些词要挖深挖透,要在目标中清晰具体地表达出来。这段词语教学目标明确,并在教学中紧密联系学生生活,将词语具体化、丰富化、情境化和生活化,巧妙地让学生理解了词语,也教给了学生学习词语的方法,将词语教学目标落实在了教学过程中。

可见,明确地表达自己的教学目标并且使之贯穿课的始终是非常重要的,它能让课堂教学不至于漫无边际、杂乱无章、缺少引领,让课堂教学紧紧围绕关键点,做到有的放矢,环节紧凑而教学高效。

 

阅读(0) | 评论(2)查看全文>>

当名好老师,追求师生的共同幸福(2014-10-27 15:36)

栏目:个人博客

教师,人类历史上最古老的职业之一,也是最伟大、最神圣的职业之一。自古以来, “红烛”、“园丁”、“太阳底下最光辉的事业”、“人类灵魂的工程师”等一个个对教师的称呼无不体现出人们的尊重与敬慕。的确,一个人遇到好老师是人生的幸运,一个学校拥有好老师是学校的光荣,一个民族源源不断涌现出一批又一批好老师则是民族的希望。

那么,怎样才能成为一个好老师,怎样的老师才是好老师呢?学了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我认为:成为一名好老师,要努力追求一种幸福感,师生共同拥有的幸福感。

一、倾注师爱,让学生在和谐的师生关系中获得幸福

爱是教育人的前提和根本。“没有爱,就没有教育”,前苏联教育家马可连柯这句话道出了陶行知教育的真谛。教师只要满腔热情地关心学生,真心实意地帮助学生,就能发现他心中的锁簧,从而找到打开锁簧的钥匙。只有对每一位学生倾注教师的全心,才能在学生心目中树立“好老师”形象,才能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才能使教育成为真正意义上的教育。

1、宽容——学生心灵成长的催化剂

严是爱,宽也是爱。宽容是一种智慧,一种美德,是一种高尚品质,又是一种教育方法。作为一名教师尤其是班主任,能以宽容之心对待学生,不仅维护了学生的自尊心,给了学生反思自己行为的时间和悔改的余地,而且能表现出教师的宽大胸怀和巨大智慧,也必然会赢得学生的信任和拥戴。宽容的内心是爱,是以心对心去滋润学生的心田,去包容学生的过失,去化解学生的不良情绪。教师以宽容之心对待学生,也会把这种智慧和美德潜移默化到学生身上。学生就会学会去宽容别人,包容别人,就会懂得“退一步海阔天空”的道理,就会进一步激起前进的勇气。

2鼓励——学生心灵成长的促进剂

世界也许很小很小,心的领域却很大很大,每个学生都是一个小小的世界。这个世界丰富多采,充满活力;这个世界也很脆弱,一旦被破坏便很难再恢复。所以,教师应小心地呵护这个世界。对孩子取得的成绩要作出正确评价,特别是在孩子失败时,应努力捕捉他们身上的闪光点,并给他们“雪中送炭”——鼓励。一位教师如果想把工作做好,仅靠他的热情是远远不够的,只有在教育过程中,学会鼓励,体谅孩子,才能受到孩子的爱戴。有时,一个小小的动作,一句暖人的话语,都能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让学生充满自信。

二、注入“活水”,让学生在成功的学业中获取幸福

一名好教师,我认为最基本的能力应该是能上好课、教好书,这就要求我们“活到老,学到老。”要给学生一杯水,自己必须先有一桶水。要做一名好老师,甚至要有一池的活水。面对社会的日新月异,学生心理的不断变化,我们的许多观念已经陈旧、老化,跟不上学生的步伐,这就更加要求我们不断学习,具备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和渊博的文化知识。教师良好的师德修养、扎实的业务能力是教书育人的资本,是将学生培养成才的必备条件,是教师必备的业务素质。

1、以身作则,具备良好师德修养

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强调“老师应该以身作则”,强调“身教重于言教。”他将教人做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怎样做到以身作则呢?他认为,老师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都要修养到为人师表的地步。”你希望孩子做一个品德高尚的的人,自己也要时时严于律己,做出表率;希望孩子有创造力,自己首先要有创造精神;希望孩子爱读书,自己首先要做到经常阅读……

2、业务扎实,打造多彩语文课堂

学业的进步最能让学生获得自豪感、幸福感,那么,作为老师,我们就要引领孩子在知识的海洋中遨游。对学生而言,课堂上妙语连珠,娓娓而谈,让学生恍如身临其境的是好老师;幽默风趣,在云淡风轻之间将一个个教学难点解开的是好老师;在学生遇到学习障碍时,能引领学生迈过这一个个坎儿的是好老师;不断发现学生的闪光点,让他们展示自己才华的是好老师……打造出适合学生的多彩的语文课堂,让我们的学生学好知识、学好本领、懂得更多,他们才能更多地享受到学习的幸福,才能更强,我们的国家、民族才能更有希望。

三、热情工作,在积极乐观的心态中享受幸福

抛开一切功利的、世俗的烦扰,其实我们能在老师这个职业中发现、感受到很多幸福。其实,教育不需要轰轰烈烈,不需要世人瞩目,我们默默地付出,默默地奉献,用真诚的心浇灌着祖国的花朵,一切都是那么静美,这就足以让我们感到满足与幸福。

1、爱身边每一个人

“爱满天下”,爱身边的每一个人,你看到的不再是他们身上的瑕疵、不足,更多地看到他们的优点,让你发自内心地感受到幸福,一天之中,和我们相处最多的就是孩子们,看到他们那可爱的笑脸,听到他们叫的一声声“老师好”,看到他们各方面都进步很快的时候,我们心里是幸福的;学校就是一个大家庭,在这个大家庭中,我们和身边没一个同事一起探讨教学,一起钻研课题,一起经历成功或者失败,这也是幸福的……

2、爱教育这一职业

清华大学教育培训中心研究员王晶说:“幸福是做减法而不是做加法,做一个幸福的老师,有必要把那些沉重的、过于疲惫的追求去掉。”是的,选择了这个职业,我们就远离了俗世的繁华与喧嚣,拥有的只是心灵的宁静、精神的满足。对我们来说,教书不应仅仅是我们的工作,也应当成为我们的乐趣,是我们每天的发现之旅,是一种嗜好。当我们把教书看做一种乐趣的时候,我们也把一种积极乐观的心态、努力工作的热情传达给了学生,传达给了身边的每一个人,这就是在一种力量,一种正能量的传递。

成为一名好老师不容易,但既然选择了,便只顾风雨兼程,幸福地耕耘,让自己与“好老师”这个目标越走越近。

阅读(0) | 评论(0)查看全文>>

傻与美的完美交融(2014-08-30 14:43)

栏目:个人博客

傻与美的完美交融

——读《“丁丁当当”系列》有感

暑假中,我和儿子一起看了曹文轩的“丁丁当当”系列,这套书共七本,用唯美的手法展现出诸多感人情景,因丁丁和当当这一对小主人公的独特命运,让人体味出耐人寻味的深刻。读完之后,我更被书中流露出的浓浓的人性美所感动。

 

“那铃铛是丁丁和当当灵魂会合的地方,两个铃铛,两条命,是不可缺少一只的。”

丁丁和当当是一对兄弟,却都是傻子,两个肉体,好似一个灵魂,没有片刻的分离。一天,他们偶然走散,从此天各一方,寻找对方成为了他们唯一的愿望,而两个铃铛也成为了他们俩唯一的纽带。寻找的过程,充满艰辛,被骗到小黑矿干苦力,被拐卖到草根街,跟着剧团四处流浪……这一切的一切,都没有打消他们的寻找彼此的信念,他们永不放弃,仿佛前方有一盏明灯始终带着他们往前走,虽然不知道对方的位置,但是,一个向东,一个向西,那丁丁当当不断响起的铃铛指引着他们,彼此靠近、靠近……

 

“他是这个世界上少有的聪明孩子,也是一个少有的心地善良、善解人意的孩子。”

在这套书中,丁丁和当当是两个傻子,但作者曹文轩展现的又不仅仅是傻子的形象,他们身上,有许多美好,甚至是正常人都无法比及的。比如他们爱干净,即使在流浪的过程中,餐风露宿,但他们始终都把自己打理得干干净净。他们善良,丁丁陪着放鱼鹰的爷爷,带给他欢笑,直至他永远地离开;他被亮疤骗到小黑矿,被折磨得皮包骨头,但当亮疤遇到危险时,丁丁毅然救起他,最后带离所有骗来的傻子逃跑;雪夜中,当当守护着喝醉酒的蚂蚁象,帮蚂蚁象走出颓废。他们纯真,相信世上的一切都是美好的;他们懂得感恩,用心回报身边的人和事;他们不言放弃,为了目标勇往直前……

 

“单纯的爱具有无坚不摧的力量……”

丁丁和当当是美好的,更为可贵的是,他们用自己的真、善、美的内心感动了绝大部分的人;还用自己纯洁无瑕的目光震撼了很多坏人的灵魂,使这些坏人改邪归正。蚂蚁象初遇当当时,整个人颓废邋遢,无所事事,在当当的感染下,脱胎换骨,不仅功成名就,还找回了自己的最爱;是亮疤把丁丁骗到了黑矿,最后也是他幡然悔悟,不畏老板的责难,带领傻子们逃脱;很多人刚开始嘲笑他们、欺负他们,但最后都被他们的人格魅力所折服……这样的例子在书中随手拈来,让我们还能够相信“人之初,心本善”,亮疤最后说:“比起这个傻子,我不过就是一条狗!一条真正的狗。”丁丁当当两个人的形象也愈见高大起来。我想就是因为丁丁和当当心中的那份爱带来了强大的力量,所以,他们哪怕相距两千公里之外最后还能够找到彼此,而瞎了眼睛外出找孙子的奶奶终于听到了两个铃铛一起想起的声音。

 

“丁丁当当”系列和曹文轩的其他作品相比,多了一些幽默,但笑在嘴边荡漾开来的时候,泪珠也不知不觉缓缓流下,淡淡的酸楚中却又带着欣慰的喜悦。虽然故事以两个傻子展开,他们身上的那种人性之美却能带来强烈的冲击和震撼,让人不由得开始审视自身,甚至和丁丁当当相比较。至此,这两个单纯善良的傻子形象也深深印刻在了我的心上。

阅读(0) | 评论(0)查看全文>>

获得自信,享受学习的愉悦(2014-05-15 14:14)

栏目:个人博客

开学第一天,我走进教室, 按我的惯例,这第一节课总是让学生作自我介绍,今天也不例外。学生也兴致勃勃,个个想在新同学、新老师面前表现一番。我逐一听着,努力记着他们的优缺点,轮到最后一个女孩了,可她站起来低着头什么也没有说,我以为她没有准备好,就说:“没关系,想好了再说。”可等了一会儿,还是没有听到任何声音。又经过多次鼓励,还是以失败结束了这堂课,甚至我都没有看清她的样子,因为她自始至终总是低着头。

她叫向,接下来的几天,我都有意识地请她发言,但她却仍然金口难开。慢慢地,我从同学中了解到:她刚从外地老家转来,一切都不熟悉,以前也没有学过英语,觉得低人一等,所以和同学、老师之间似乎总隔着一堵墙,她不愿也不敢推掉它。

其实,在我们的教学过程,会发现很多这样的孩子,他们由于学习成绩不如意、家庭经济较落后、父母离异等多种原因,往往产生自卑感,因而性格内向,少言寡语,在班上交际活动少,甚至是被人遗忘的角色。对这些孩子,我们最应该、最需要做的是什么?是唤醒沉睡在他们内心深处的自强、自信,唤起他们对学习、对生活的热情。

师爱——让孩子在感动中享受自信

什么最让孩子感动?是老师的爱。老师一次微笑的容颜会使孩子周身弥漫着幸福的味道,老师一句真诚的赞美会被孩子记忆成永久的惊喜,老师一个传神的眼神会在孩子内心深处开出最美的花朵。这些细小的动作,会带给孩子多么美好的感觉?亲近、暖意、柔情……所以,我学会了用爱去关注每一个学生。一天早晨,我走进校门,正好遇见向,我微笑着主动迎上去向她问候,并由衷地夸她:“看你今天多有精神。”向抬起害羞的脸冲我一笑,我心里一阵激动,不失时机地搂着她的肩膀一起往教室走,边走我边告诉她:“老师觉得你笑的时候可真漂亮,以后你可要多笑笑,让老师总是看到一个漂漂亮亮的你。”我看到,她的嘴角流露出一种我不曾见过的发自内心的笑容。作为外地孩子,生活水平自然比不上本地孩子,所以生活中,我也关注着她,让她感觉到老师队她的关心。天气凉了,我找出自己不能穿的衣服给她,让她享受春天般的温暖;学习用品用完了,我会送他一本本子、一枝铅笔,虽然不值钱,却让她接受到老师的心意。

耐心——让孩子在宽松中感受自信

当学生在课堂学习过程中遇到困难,缺乏勇气,找不到良策时,教师既要他们树立信心,又要帮助他们找到克服困难的途径,创设克服困难的条件,掌握学习方法,逾越学习障碍,完成学习任务,增加他们在课堂上的获得量。为了让她及早跟上队伍,我经常给她“开小灶”。起初,她很紧张,我就尽量创设一种宽松的氛围,和她说说话,聊聊天,她从一言不发到后来敢于和我说几句简单的话,这就是一个不小的进步。当她在练习中遇到困难时,我从不轻易批评,我总是跟她讲名人励志学习的事例,以此唤起她的学习热情,同时增强她战胜困难的决心和信心。

鼓励——让孩子在成功中收获自信

自卑的孩子因为成绩差或者其他的原因,已经承受了太多的批评与忽视,我们怎能再雪上加霜?惟有用表扬、鼓励,让他们扬起自信的风帆。表扬,能让他们看到自己身上潜在的闪光点,正确地看待自己的成败;鼓励,能激起他们内心的勇气,战胜困难的决心。每天我在巡视班级的时候,几乎每次都用期许的目光和向对视,虽然时间很短暂,但我想让她在我的目光中读出我对他的期待、信任。只要她有一点进步,我都在全班同学面前表现出对她的认可和欣赏,“你能行!”“相信自己,不要怕!”是我对他说得最多的话。终于,她在课堂上举出了小手,终于,她敢在同学面前发表自己的意见。现在,她的语文默写越来越好,检测也能考及格了。

友情——让孩子在幸福中体味自信

孩子生活在集体中,和同伴们组成一个小小的社会,这个小社会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学生间由于年龄相仿,思想接近,容易沟通。如果融入这个社会,七彩的阳光会照耀在你的身上,而如果脱离这个社会,你的世界会变得暗淡无光。所以,我利用向不在教室的机会,动员同学们用爱心,主动去和她交朋友,从生活、学习上来关心她,帮助她,带动她。我还开展了“一帮一”助学活动,借助身边同学的帮助、引领来提高她的学习成绩,增强它的自信心。此后,我经常看到同学们围在向的身边叽叽喳喳地说个不停,我也经常看到同学们帮助她解决英语学习中的问题。有一个女同学悄悄告诉我:“老师,告诉你,其实向挺会聊的,她还跟我们讲了许多老家的趣事呢。”我暗自得意:这不正是我要的结果吗?

现在的向有哪些变化呢?课上敢于发言了,脸上多了灿烂的笑容,身边多了亲密的朋友。这些都源于她找到了自信。拥有自信,孩子纯真敏感的心田才会充满温暖的阳光;拥有自信,今日含苞待放的花蕾,明日才能盛开绚丽的花朵。不过我还在等待着,等待着有一天,她会主动迎上来,和我聊天……

阅读(0) | 评论(2)查看全文>>

我的教学风格梦(2014-03-20 13:28)

栏目:个人博客

作为一名教师,常常学习名师前辈的独特教学风格:“诗意课堂”“本真课堂”“情境教学”等等,在学习中获取养料,却从来没有将教学风格和自己联系起来,觉得那个高度是那么遥不可及。我追求的是一种怎样的教学风格呢?我不由得展开思考。十四年的教学实践,让我喜欢这样一种课堂状态:老师讲课质朴自然,情真意切,如春风化雨,给人心旷神怡之感,学生流连在语文课堂中,享受学习的幸福;课堂的设计简洁明了,没有纷繁复杂的花样,没有华而不实的手段,但是紧扣重点,感情真挚,给人恬静安宁之感。整个课堂流淌着真挚的情感,自然的气息,充满情感性。

教师语言具有情感性

伽达默尔说:“谁拥有语言,谁就拥有世界。”遵循语文课的学习规律,用我们情深意浓的精妙语言带领孩子充分享受语文赋予我们的美好感觉,是我们语文教师的本事!教师的课堂语言是学生语言的示范教师必须注重锤炼自己的语言,努力使自己的教学语言成为一种典范,用充满激情的语言、规范的表达、整齐的句式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的语言面貌。

课堂交流具有情感性

师生关系中最打动学生的是情感,课堂上最震撼学生的也是情感。在课堂上,和学生的交流中,我们要以自己对学生的亲切关怀,调动起学生全部的情感,使其徜徉在爱的海洋中,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习活动中。倾心聆听每一个学生的发言,是课堂交流的基础。当学生的学习出现困难时,我们需要关怀他们的心灵,给予足够的时间,给他鼓励,给他信心;当学生课堂上出现思维的活跃点,焕发出生命的活力时,我们需要给予肯定,引领他们思想的进一步升华;当学生产生疑惑时,我们又需要成为一名解惑者,使之成为教学的生长点。带着情感和学生进行耐心地对话,真正地使教学关注学生,与学生同呼吸、共感受,从而积淀一份情感,收获一分思考,化作一种行动。

教学手段为情感服务

与其它学科相比,语文课堂更强调情感,情感的培养是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我们可以合理利用多种课堂教学手段,激发学生情感向文本之情靠近。有感情地诵读是一种方法,教师可以对优美的文段进行范读,这是师生之间的一次情感的体验,一次零距离的接触,一次生命的对话。读的过程便是了解和欣赏的过程,把抽象无声的文字化为有声的、有情感色彩的抑扬顿挫的语音。还可以借助直观形象化的教学手段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兴趣、情感和思维,充分发挥现代教育技术优势,充分利用各种媒体,如画面展现,播放音乐等展现课文情境,为学生创设鲜活的情境氛围,增强文章的渗透力,使学生得到充分的情感触摸。

这是我对语文课堂的追求,也是我的教学追求,我将努力朝着这个梦追寻。

 

 

阅读(0) | 评论(10)查看全文>>

让教室成为学生温暖的家(2014-02-19 12:15)

栏目:个人博客

学生们着迷般每天提前2小时到校,放学后数小时内仍不愿离去。是哪儿,让学生如此流连忘返?就是雷夫老师的第56号教室。因雷夫老师的打造,这个教室充满生机与活力,这个教室满怀温暖与真情,成为一个童话般的快乐天堂。读完《第56号教室的奇迹》之后,我颇有感触。

一、用信任取代恐惧,做学生的依靠

“不管是教导学生还是子女,一定要时时从孩子的角度看事情,不要把害怕当作教育的捷径。”

良好的行为是进行正常学习的保障,一个学生调皮捣蛋、不合常规的举动往往会使整个集体活动失败,甚至使全班努力争取的荣誉付诸东流,直接影响到班集体的利益。所以,我们老师也一直关注班级常规的建设,关注学生良好习惯的养成。然而我们通常把严厉当作一种手段,学生看似乖巧、守纪,然而,一旦老师不在,教室里就闹哄哄的,不仅是班干部,连其他任课老师也无能为力。读了《第56号教室的奇迹》之后,我终于明白,我们要孩子们有良好行为表现的最终目的,是让他们相信这么做是对的,不是因为害怕惩罚去做。雷夫老师提出的“六阶段”也提出了很好的措施。我们要着力于孩子的品格培养,激发孩子最自身的高要求,最终使学生达到第六阶段:我有自己的行为准则并奉行不悖。其实这就是我们中国文化中常说的“慎独”。要达到这样的层次,我们不是以严厉、训斥是学生感到害怕,也不是以奖励来诱惑学生,而是用平等的心态对待学生,让学生内心产生信任感。

二、用言行作为规范,做学生的榜样

“孩子们一直看着你,他们以你为榜样。你要他们做到的事情,自己首先要做到。”

可以说,在学生的成长之路上,老师就像一面镜子,一言一行都会在学生心中刻下深深的烙印;老师就像一盏明灯,时时刻刻都在为学生指引着前进的方向。小学少先学生因为年龄小,生活经历浅,往往会把内心崇拜的老师当作自己行为的模仿者,好的习惯行为他学着,而如果老师呈现在他眼前的是一些不当的行为习惯,他们同样会尽力模仿,所以,老师们,一定要以身作则,不要让学生身上沾上污点。要牢记:你不仅在做你自己,更在做学生的楷模,学生的服务者。如果老师身上的不良习惯渐渐地投射到学生身上,那么,对他们来说,就是一辈子的遗憾。当老师发现学生思想行为上出现了“黑点”,那么,我们就要竭尽全力,用智慧、热忱、爱心、耐心去擦拭它,让它恢复原有的洁净。所以,要求学生爱国,我首先做到升国旗时不交头接耳;要求学生书字写端正,我首先做到认真书写;要求学生讲文明,我首先做到语言文明、行为文明;要求学生以书为友,我首先做到利用空余时间广泛阅读……用实际行动践行着和学生共同许下的诺言,用一言一行做好学生的榜样。

56号教室之所以特别,在于这里没有害怕,有的只是信任,让我们也行动起来,让教室成为学生温暖的家。

阅读(0) | 评论(3)查看全文>>

有效推进精读环节(2013-12-13 09:40)

栏目:个人博客

                       有效推进精读环节

精读教学是阅读教学的核心内容,它不仅为学生阅读提供方法和技能,而且直接关系着教学目标的实现,关系着语文教学重难点的有效处理,关系着语文课堂的效度。在精读教学中,教师若能做个有心人,有效处理教学细节,语文课堂便能展现别样的精彩,呈现灵动之美。

一、捕捉亮点,为教学增添亮色

孩子的年龄特点,决定了他们想象力丰富、好奇心强的特点。他们的思维更加海阔天空,而且经常会不经意间在课堂上展现出来,呈现亮点。教师若能及时捕捉这些亮点,加以引导促进,将会使课堂更加熠熠生辉、绽放光彩。

《青海高原一株柳》写了高原上的柳树坚毅的特点,在学习最后一段“这株柳树没有抱怨命运,也没有畏怯生存之危险与艰难……”时,一名学生说:“这株柳树让我想到了《青松》中的松树:大雪压青松,青松挺且直。同样具有一种坚韧不拔的意志力。”说得多好,我及时肯定了他的回答,但还不够,我接下去说:“是的,在古人的诗句中,许多事物、人物都是这样坚强不屈,你还能举个例子吗?”一时间,学生思维的空间被打开了:《石灰吟》中的“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竹石》中的“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梅花》中的“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等,一句句古诗、一个个坚韧的典型,成了学生心中的丰碑。抓住学生回答中的一处精彩,促成了课堂上更大的亮点。

二、捕捉误点,使理解更为明朗

新课程要求教师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关注孩子的个性特点。因而,在具体的精读教学中,有些教师往往不顾学生回答的对错,一味肯定、鼓励、表扬,使学生的理解产生更大的偏差。对于学生这些“误点”,教师能及时纠正固然好,但若能巧妙利用,生成教学细节,便能引导学生将理解走向明朗化、深刻化。

教学《负荆请罪》时,我让学生说说你从那儿看出蔺相如的深明大义,学生纷纷表达自己的观点,其中一个学生回答:“虽然廉颇老迈昏庸,但是蔺相如为了国家利益。不与他计较,是深明大义。”显然,他对廉颇的认识存在偏颇。于是,我引导学生思考:“廉颇真的如他所说,是个老迈昏庸的人吗?”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众说纷纭,有的认为廉颇确实老迈昏庸,有的说廉颇并不昏庸,也正是因为如此,他会向蔺相如负荆请罪,他和蔺相如一样,也是个深明大义、爱国的人。学生经过深入思考,一致认为后一种说法正确。看,对一次“误点”的轻轻点拨,学生的理解便明朗、清晰起来。

三、捕捉空白点,使情感趋于深刻

中国的文字意蕴深远,文章中往往会有作者没有写明的,给予读者想象空间的“空白点”。这些“空白点”能够激发学生的想象,激活学生的思维。精读时,可以充分挖掘“空白点”的内在意蕴,引导学生想象补白,使他们与文本之间建立起沟通的纽带,从而引领学生走入文本,与文中人物产生情感共鸣。

《把我的心脏带回祖国》一文,肖邦的老师和同学来为他送行,咏唱着送别曲《即使你远在他乡》,为了让学生走入情境,我指导学生练笔:“《即使你远在他乡》会写些什么?联系上下文,你也来为这首曲子填写歌词。”学生写到了祖国的遭遇,写到了内心的悲愤……真情的投入让这处“空白点”意蕴丰厚、情感丰富,学生的理解也趋于深刻。

因而,在精读环节中,教师要对课堂上出现的细小环节加以关注、仔细研究,打造出精彩的瞬间,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文本、体会情感,享受到细腻的语文课堂之美。

阅读(0) | 评论(27)查看全文>>

扎实训练,练出“语文味”(2013-10-25 07:47)

栏目:个人博客

   扎实训练,练出“语文味”  

曾有一段时间,我们的语文课堂出现了一些迷失和错位,课堂上一味追求形式,忽视了重要的听说读写的训练。语文的工具性这一特点,就强调了训练的重要,著名特级教师于永正老师说得好:“实践使我知道了教语文其实并不那么复杂,就是教学生识字、写字、读书、作文。我就是这么教语文的,而且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叶老也说:“必须督促学生循规蹈矩地练,积日累月地练,练到非常纯熟,再也丢不了了,学生身上才真正有了这项能力了。”可见,扎实的训练也洋溢着浓浓的“语文味”。

一、实实在在学字词

字词是阅读、写作的基石,也是语文学习的基础。听说读写,都建立在字词的扎实理解、掌握上,同时字词在培养学生语感、理解能力上也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在教学中,我们经常会碰到这样的情况:有的学生,课堂上发言不错,但是一到写的时候就犯难了,没有把基本的字词掌握好,下笔怎能“千言”呢?听过一名老师上《麋鹿》这篇课文,因为课文很长,而文中难的字词又较多,所以老师根据课文内容编了一小段话,把生字词都放进了这段浓缩的语言。然后指导学生读好这段话,在多次的诵读中,学生不仅掌握了生字词,对课文的内容也有了大致的了解,可谓一举两得。《理想的风筝》中,有这样一句话:“但笑过之后,每个学生心里都泛起一股酸涩的感情”,中间的“泛”字有怎样的含义?好在哪里呢?老师引导学生将“泛”和“涌”、“冒”等字进行反复朗读、比较、感悟,由此体会到这种酸涩的感情是发自内心的一点一点漫延开来的。这样的训练,不仅让学生理解了“泛”的含义,也感受到语言文字的精妙,对他们以后写作中用词的准确也有一定的帮助。

二、反反复复练读写  

在语文教学中,读和写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所以,阅读教学的一大任务就是读写结合、训练到位,通过日常教学中的点滴积累,为学生日后的表达和写作搭桥铺路。老师可以借助课文中的语言,指导学生仿写,逐渐让精炼、优美的表达内化为自己的语言。如《安塞腰鼓》中,有这样一段话:“骤雨一样,是急促的鼓点;旋风一样,是飞扬的流苏;乱蛙一样,是蹦跳的脚步;火花一样,是闪射的瞳仁;斗虎一样,是强健的风姿。”这段话,句式简短,谓语前置,且运用了排比、比喻的方法,教学时,我们就可指导学生用“    一样,是    。”的句式进行仿写,写的过程中,让学生掌握这样的表达方式。同时,在文学作品中,有不少“空白点”,这些“空白点”恰恰是不忍点破的韵外之致,只可意会的弦外之音、布局谋篇的匠心独运。老师就可以恰当利用空白处,指导学生联系生活,进行想象练习。《二泉映月》中,阿炳创作《二泉映月》这首曲子,有特定的生活经历,对这段经历,文中只作了简洁的交代,有的老师上课时,就用了一些提示语指导学生想象写话:“在大雪纷飞的早晨,阿炳背着二胡艰难地行走在雪地中……”、“在烈日炎炎的中午,阿炳又累又渴,昏倒在路边……”、“在风雨交加的黄昏,阿炳身前的破碗里还没有一个铜板……”这样的设计,让学生走进阿炳的生活,对创作的背景有了更深的体验。课堂上长期这样的练习,积少成多,在一定程度上能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

语文课要上出“语文味儿”,就要从每一个句子读起、从每一个字词训练起……着眼于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让学生感受母语文化精髓,让更多的生命之花在课堂尽情绽放,最终因语文而幸福起来。

阅读(0) | 评论(9)查看全文>>

如何架起读与写的桥梁(2013-08-30 15:07)

栏目:个人博客

如何架起读与写的桥梁

——读《小学语文课堂诊断》有感

无锡市查桥实验小学先锋分校  倪林燕

小学语文新课标指出:“培育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能具体明确、文从字顺地表达自己的见闻、体验和想法。”诚然,写是学生语文能力重要的一环,而课堂是学生学习语文最主要的阵地,在课堂上,我们如果能以课文内容为素材读写结合,指导学生进行语言文字的实践,这对提高写作水平是大有裨益的。暑假,我读了《小学语文课堂诊断》这本书,书中第五节写道“如何架起读与写的桥梁”,读后产生了一些想法。

一、读写结合需要热情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习作应该是学生的一种自由表达,是一种精神领域的自我需求,更是一种追求自我成长的表现。阅读教学中的读写结合也是一样,我们不能只注重词句段篇、表达方式等,却忽视学生的写作心理,要关注学生的表达需求。如教学《我和祖父的园子》这一课时,引导学生读文感受作者和爷爷在园子里的有趣生活,孩子们眼前似乎展现出一幅幅萧红在瞎闹的画面,此时,引导学生想象:“你觉得萧红和爷爷在园子里还会发生些怎样的趣事呢?她还会怎样瞎闹呢?”因为班中的孩子多是农村孩子,有这样好玩又真实的生活体验,所以有话可写,乐于表达,这就是满足了孩子们的自我需要,有强烈的写作热情。

二、读写结合需要情境

如何让读写之桥梁架得美观,架得自然?这就必须引领学生找到一条实实在在的途径——创设恰到好处又行之有效的情境。一次,在教学《二泉映月》时,感受阿炳遭受的坎坷经历,我引导学生聆听《二泉映月》这首曲子,并展开想象:“你仿佛听到什么?看到什么?或者感受到什么?”可惜的是学生的表达多是泛泛而谈:“我仿佛看到阿炳在大街上拉着胡琴,听到那哀伤的乐曲……”“我感受到阿炳的生活非常艰辛……”等。怎样让孩子深入那情境,并更好地表达呢?第二次教到这里,我为孩子创设了三种情境:“冬天,大雪纷飞,寒风刺骨,双目失明的阿炳艰难地走在风雪中……”“夏天,骄阳似火,烈日炎炎,阿炳热得满头大汗……”“阿炳生病了,烧到39度、40度,浑身发抖,可是他不得不拖着病着的身子,去街头卖艺……”层层创设的情境诱发了学生的情感体验,使学生仿佛身临其境,产生了真切的情绪体验。在这样的想象中,学生的表达便更深入人心。

三、读写结合需要迁移

由读到写是一种由“人格“到”出格“的过程,这就是迁移,通过迁移能使已有的知识、技能得到进一步检验、充实而后熟练。在语文的读写中,存在着语言的迁移、结构的迁移、写作方法的迁移等诸多因素,而迁移无疑是其中一个重要的环节。只有当迁移时有效的甚至是高效的积极迁移时,才能通过学生的语言表达清晰地欣赏到如虹的读写之桥,欣赏到学生用心谱写的习作新篇章。《谈礼貌》是一片说理文,教学中我一步步引导学生了解说理文选取典型事例说明事理的方法,然后引导学生运用这样的方法在本单元口语交际中选择一个观点进行仿写。这就是写作方法的迁移,这样的迁移对学生来说是有章可循的。

阅读教学和作文教学是不可分割的部分,语文教学重点培养的就是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读与写的有机结合可以使孩子既受到原因您的熏陶,又能得到语言的锤炼。

阅读(0) | 评论(2)查看全文>>

我就在书中等你(2013-05-30 10:01)

栏目:个人博客

我就在书中等你

——《<草房子>阅读交流》听课有感

无锡市査桥实验小学先锋分校  倪林燕

陶行知先生说过:“书是最好的东西,有好书,我们就受用无穷了。”《草房子》就是这样一本好书,华老师领着孩子们走进书中,与人物对话,与作者交流,在书中畅游。

一、引领孩子在书中寻找美

罗丹说过:“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华老师就有这样一双善于发现美的眼睛。曹文轩有着“忧郁悲悯的人文关怀……作品超越儿童生活题材,进入人的本质生活领域,闪耀着生命人格的灼人光焰。”它的作品无不闪现着人性的光辉。在这堂课中,华老师不仅着眼于书中的人物、情节,更善于引领孩子从这些文字中去发现美、感受美。

桑桑是一个那么调皮捣蛋的孩子:砸锅买鸽子、拆了蚊帐去打鱼、穿上大棉袄捂冰棍,然而就是这样一个孩子,却赢得了大家的喜爱;秃鹤的脑袋光溜溜的,可又被称为最英俊的少年,为什么呢?……这一个个人物,让我们看到了不同的美:纯净的美,执着、倔强的美,勇于承担、坚韧无比的美……就是这种性格上的美,使书中的每一个人物都栩栩如生,不断地冲击着孩子们的心灵。

曹文轩的作品中,对人物的细节描写、环境的描写细腻深刻,他用诗一般美丽的语言,为我们描绘了一副百看不厌的江南水墨画:金色的草房子,苦苦的艾叶,静静的大河,一望无际的芦苇荡……这就是油麻地。华老师在课的最后,出示了好几段细节描写:月光下淡淡的哀伤、油麻地的纯净美好……读着读着,孩子眼前也不由浮现出一幅幅动人心弦的画面,感受到书中语言文字的美。老师又适时揭示:“一切景语皆情语”。是的,语言文字都是为表达情感服务的,这些描写不就影射了人物内在的情感吗?

美是多方面的,人物性格的美,情节内容的美,语言文字的美……老师用特有的全纳眼光,引领孩子探寻美,从中受到美的熏陶。

二、引领孩子在课堂中得到生长

著名特级教师薛法根说, “课堂,呈现的应该不仅仅是‘鲜花’,还应该有‘花开的声音,课堂上最美的声音是学生生命里‘拔节’的声音。”这种声音就是孩子生长的声音,我们要让孩子在课堂上得到心灵上的生长。

书中的秃鹤成了油麻地最英俊的少年,那么我们身边有像他一样英俊的少年吗?孩子一开始摇着头,轻声说:“没有。”这是因为孩子对“英俊”这个词的理解不透彻,华老师耐心地引导:“看到XX为大家班水,我觉得他是最英俊的少年……”孩子们的思维一下子被打开了,一个个英俊的少年、美丽的姑娘脱颖而出,这就是孩子们身边人性的光辉,这就是对每一个生命中美的发现。是的,孩子发现美好不仅仅在书中,更在我们的生活中,这就是生长。

“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对《草房子》,孩子们又有怎样的体悟呢?华老师让孩子们来评价一下《草房子》,对作者、对书中的人物写写自己的阅读心语。我想:在交流之前,学生的感受可能比较多的仅仅停留在孩子的调皮、生动的情节上,但交流到现在,华老师带着孩子有层次地进行挖掘,孩子的感悟也越来越深,他们的感悟心语包括文字的表述甚至有了些曹文轩的味道。我想:以后他们读此类作品也不会再只停留在表面的情节上了,这也是一种生长。

“我就在书中等你。”说得多好,但愿我们的每一个孩子,在老师的引领下,都能在书中寻找美,在书中得到生长。

阅读(0) | 评论(2)查看全文>>

转变教育方式,引领特殊学生迈向新的自我(2013-03-26 14:20)

栏目:个人博客

转变教育方式,引领特殊学生迈向新的自我

无锡市查桥实验小学  倪林燕

“老师,吴某又和隔壁的同学打架了。”上完课回到办公室没多久,班里的学生就来向我汇报了。吴某,这是一个思想、学习都比较差的双差生,三天两头和同学闹矛盾。多次对他进行了批评教育,他看似接受了,过后却依然我行我素;也请了家长,但对于这个儿子,他们也显得无能为力,所以,孩子的行为几乎没有改变,打架已成了家常便饭。听到他又打架的消息,我又急又气,该怎么办呢?我边想边往教室里走。

一走进教室,只见吴某衣领不整,一脸气愤地站在哪儿。我环视教室,同学们都静静地坐在座位上看着我,也许在等待我大发雷霆呢。看着眼前的情景,想到以前的一次次无济于事,我念头一转,何不让孩子们一起来解决这件事情呢?于是我对全班同学说:“同学们,对今天吴某的事情,你们有什么想法,我们今天就来开一个讨论会,大家各抒己见,都来说一说。”学生听了,纷纷发言,内容多是批评吴某的行为,说他为班级抹了黑。我不时观察着吴某的脸色,虽然他脸上还带着些许不屑的神色,但与原先的气偾已大不相同,显然同学的话已经有些打动了他。第一步目的达到,我接着开始第二步,对同学说:“是的,吴某同学这样的行为肯定是不对的,吴某,你也认识到了,是吗?那么,同学们,你们有什么话想对吴某说吗?”一阵静默之后,班长第一个发了言:“吴某,我希望你以后可以改掉你的坏习惯,不然的话,你不仅损害了班级的利益,而且对自己也是无益的。”接着,很多同学对吴某说出了心里话,有的说:“吴某,其实我觉得你身上有不少有点,比如爱帮助人、劳动积极……但是,你知道吗?你这个最大的缺点却往往掩盖了这些优点,你不觉得很可惜吗?”有的说:“吴某,如果你愿意努力,我们相信你一定可以克服,我们都愿意帮助你。”……同学之间的话语是最真诚的,听着大家的一席话,我发现吴某越听越专心,脸上那不屑的神色荡然无存。看到这,我内心一阵欣喜:“同学们,那么让我们一起为吴某加油吧。”接着全班四十几名学生在我的带领下一起大声地连说了十遍:“吴某,加油。”这时我看到吴某的眼中涌出了泪水,这可是我从来没有见到过的。“吴某,你看同学们多关心你,多信任你,你愿意用行动来回报大家吗?”他用力地点了点头。

然而,有经验的班主任都有这样的体验,在学生有感触、受到感动的时候,他能下决心改正错误,但是如果没有有效措施的监督、引领,这样的决心往往坚持不了多长时间。怎样用一个准则、规范时时来督促他呢?

这时,我想到了协议,我们在生活中,经常会看到一些协议:生活协议、财产协议等等,这些协议在法律上要求当事人明确自己的职责,履行自己的义务。在这些协议中,我得到了启发:将它运用到学生身上,用协议让学生约束自己的行为,明确自己的方向,也许会有意外的效果……

于是,我把吴某请到了办公室,先帮他分析了这件事的对与错,让他明确了以后要努力的方向,接着告诉他:“今天,老师想请你为自己订一份协议。”“协议?”他的眼中露出了疑问。“是的,协议。明确一下哪些事可以做,哪些事不可以做,违反了应接受怎样的处罚。”然后我就指导着他为自己订这份协议。当然,协议的内容与一般的协议有所不同,处罚的内容也比较特别。因为他的主要毛病是经常和人闹矛盾,所以,惩罚也是相应的,比如“和人打一次架,必须为别人做至少5件好事。”“无故招惹是非,必须帮助同学打扫卫生。”“如果主动帮助同学,奖励早读课领读。”……总之,只要他做了错事,就要相应地用好事来弥补,做了好事,也奖励为大家服务,让他慢慢地形成一种服务的意识。我又在班里组织了一个爱心小组,负责监督、帮助他履行这份协议,改正原有的错误。

接下来的一段时间,我们都发现,他积极帮助别人的身影多了,和别人争吵、打架的事件少了,我也不大听到关于他的小报告。虽然,他也许偶尔还是会犯一些小错误,但我已经明显地看到这份协议给吴某带来的变化。我也相信:只要坚持,他会蜕变,会超越,会迈向新的自我。

 

阅读(0) | 评论(4)查看全文>>

Copyright © 2015-2017 wxzqxx.u-jy.cn All Rights Reserved

校址:江苏省无锡市锡山区安镇街道查桥弘博路1号

无锡市查桥实验小学版权所有 备案号:苏ICP备1606278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