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丽清

部门组:

学科组:语文

我的博客数:18

我的评论数:33

• 个人博客 (17)

• 教研随笔 (1)

学习了!听完课,直觉得这就是我理想中的“长课短教”的典范。虽课无“完课”,但能在有限的时间内上出这份精彩,非睿智与扎实的基本功不可。或许,我可把教研目光聚焦于“长课短教”上。

向丽清学习!读了《“非连续性文本”阅读教学策略探微》这篇文章,理解了非连续性文本阅读训练的必要性。

说实话,我还是第一次看到“非连续性文本”这个概念呢。拜读了朱老师的文章,我豁然开朗,还学习到了阅读的策略呢。收获真大啊!

英语老师来学习语文课堂中精读环节的设计啦!学习了!

学习了,值得深思!

如此精心取舍,学生感悟了,实践了,语文能力就提高了。

“三要”、“四要”要牢记。

明确精读教学的主要任务,有效推进精读环节,让学生意文兼顾,不断提高语文能力。

"清浅如水,简约至素”,课如人!每一次听你的课,总能给我一些教学的启发!

朱老师是一位和蔼可亲又严于律己的老师。她的每一次课都让我记忆犹新,在她的课堂上,没有压力,只有交流与分享。

《黄鹤楼送别》教学设计(2017-06-02 10:15)

栏目:教研随笔

《黄鹤楼送别》教学设计

无锡市查桥实验小学    朱丽清

教材简析及设计意图:

《黄鹤楼送别》是苏教版国标本五年级上册第七单元的一篇课文,描述了李白和孟浩然在黄鹤楼前依依惜别的情形,并于文尾水到渠成地引出名诗《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课文语言优美、故事性强;故事之意合古诗之意,故事之情应古诗之情,充分体现了“文包诗”课文的体裁特点。本设计立足于文,聚焦于诗,以“依依”之情为红线,投射“惜别”、“话别”、“送别”三个场景的学习,力求文通则诗悟,诗文互照,情景同现。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2、品读课文,并借助课文语言文字理解诗句意思,从诗文中体会诗人与朋友间的依依惜别之情。

3、想象友人默默送别时的心理活动,进行补白式练笔。

教学过程:

一、导入——开门见山观全文

1、板书课题,指名读题。

2、课前都预习了课文,能根据课题用一句简练的话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吗?

二、初读——整体感知解“依依”

1、自由放声朗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课文,在自己喜欢的词句上做上记号,多读几遍。

2、检查自读所得:

1)事件扫描:请用课文中的词语完成填空。

 

 

  事件扫描时间: 暮春三月    地点: 黄鹤楼      人物: 李白、孟浩然          事件: 送别、饯行       

 


 

 

 

 

 


2、精彩回放:请用从课文中积累的词语填空。





  精彩回放描写江边美景的: 烟雾迷蒙、繁花似锦 描写黄鹤楼的:   俯临长江、飞檐凌空 表示“看”的意思的: 仰望、远眺、凝视 描写离别之情的:   依依(惜别)   

 


 

 

 

 

 


3、谁能用上上面的词语,较具体地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

4、“依依”在词典里有两种解释:①形容留恋,不忍分离。②形容树枝柔弱,随风摇摆。“依依惜别”中的“依依”该取哪一种解释?

(板书:依依惜别)

5、小结:是啊,“依依”惜别,藏在心中的是一份留恋,一份不舍。

[设计意图:语文课堂应根植在“语文”的土壤中,本环节中词语的积累丰富了学生的词汇储备;而从词到句的语言训练,不仅在运用中盘活了学生的已有词汇,而且有助于学生理清课文脉络,能有效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锤炼学生的语感,使语言散发鲜活的气息。]

三、“惜别”——深度叩问现“依依”

1、这份“依依”的情怀,藏在临行前的“惜别”中,请看:


  李白和孟浩然一会儿仰望蓝天白云,一会儿远眺江上景色,都有意不去触动藏在心底的依依惜别之情。 

 


 

 


2、自读,从哪里品出了“依依”?

(交流:相机用表演的方法理解“仰望”、“远眺”)

3、深化:“仰望”、“远眺”能排遣心底的依依惜别之情吗?

1)“仰望蓝天白云”,蓝天白云似乎也别情依依;远眺江上景色,李白和孟浩然又看到了什么呢?交流出示:





  岸边杨柳依依,江上沙鸥点点。 

 


 


2)这里也有一个“依依”,该如何理解呢?

①学生根据出示的两个义项选择。

②美景当前,离别在即,谁还从这“依依”中品出了特别的含义?

(师补充古人分别时折柳相送的习俗)

3)小结:柳也依依,人也依依,一切景语皆情语,依依之情,欲藏迷浓!感情朗读。

[设计意图:如何透过课文简约的语言文字去品悟蕴藏其中的“依依惜别”之情,如何让学生从表面的“景语”直抵人物内心的“情语”,本环节的设计试图通过品读感悟、深度叩问的形式为学生的深度学习铺路搭桥;而相关材料的补充则水到渠成地促进了学生对“杨柳依依”双重含义的理解,从而体会到文中欲藏弥浓的依依之情。]

四、“话别”——角色表演感“依依”

1、这份“依依”的情怀,藏在饯行时的话别中,自读对话,从哪里品出了“依依”?

2、交流,相机理解“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这句诗。

3、分角色练习朗读、表演。

4、学生表演、评价,在评价中侧重以下几点:

1)指导学生通过动作、神态表达人物的情感:李白对孟浩然的敬仰之情,依依惜别之情。

2)指导学生对话时做到情真意切。

5、看录像加深体会:李白在黄鹤楼为孟浩然送别,两人情深意切。

[设计意图:“话别”这一场面主要描写了人物的对话,人物语言直抒胸臆,晓白流畅,所以在设计中摒弃了琐碎的分析理解,而是力图让学生自读自得,自演自悟,使人物形象在朗读中鲜活起来,使依依别情在表演中丰满起来。]

五、“送别”——补白练笔写“依依”

1、多情自古伤离别,依依惜别终须别,当分别的时刻终于来临——


  友人登上了船。白帆随着江风渐渐远去,消失在蓝天的尽头。李白依然伫立在江边,凝视着远方,只见一江春水浩浩荡荡地流向天边…… 

 


 

 


2、这一段话中,你又从哪里读出了这份依依的情怀呢?

(交流:相机理解“伫立”、“凝视”)

3、在饯行的时候,李白和孟浩然并没有儿女情长,只是进行了简单的话别。而此时此刻,当默默地目送着友人与自己渐行渐远,原先藏在心底的依依惜别之情都涌上了心头,他们会在心中对对方说些什么呢?

交流概括出提纲:忆往事  抒离情  送祝福  盼相聚

4、那就让我们拿起笔来,把李白和孟浩然分别时想说而未说的话写下来。

5、交流,点评。

[设计意图:把“写”的训练纳入课堂,是语文课堂向“语文”回归中不可忽视的一环。生动的写话情境的创设有利于激起学生的表达欲望,而主题式提纲则有利于激活学生的表达思维。在补白式练笔中,学生化身为文中的人物,蓄积在内心的情感得以喷涌而出,书面表达能力也在运用中得到提升。]

六、品诗——诗文互照皆“依依”

1、正是在这样情意浓浓的心语对流中,李白按捺不住激动的心情,随即吟出了脍炙人口的名诗——《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出示)

2、其实,这篇课文就是根据这首诗想象创作的,课文的内容是对诗的演绎,诗的意思也都能在文中找到注脚,下面就请同学们默读课文,把能反映诗的意思的词句画出来。

3、交流理解。

4、着重理解“孤”字,知道它的意思吗?

质疑:长江作为当时的水运要道,船来船往,为何李白称孟浩然的船为“孤帆”呢?

5、感情引读:

这“孤”字,是一份落寞,读——

这“孤”字,是两心牵挂,读——

这“孤”字,是缕缕相思,读——

这“孤”字,折射出的是那亘古不变的友情,让我们动情地来诵读这首诗。

[设计意图:针对“文包诗”课文的体裁特点,采用“诗”、“文”互文的形式展开学习,诗文交汇,情韵互动。而对“孤”字的深度质疑,再次将学生的思维引向深入,李白与孟浩然之间永世不绝的友情至此呼之欲出,学生的认识与情感也得到了高度升华。]


阅读(6) | 评论(0)查看全文>>

从命题看课堂(2017-03-14 08:33)

栏目:个人博客

曾几何时,老师不敢过多地把“课堂”与“考试”联系在一起了,似乎一把两者关联起来,就有“应试教学”之嫌。于是,语文课堂也出现了种种乱象:语文课没有明确的教学目标,上得随意散漫,而课堂外教师又忙于辅导学生作业,忙于补差,精疲力竭,课堂教学从以前“考什么就教什么”的极端走向了另一个极端;语文课堂过于注重对课文内容的理解感悟,从原来的“满堂练”到“满堂悟”,学生在课堂上能说会道,但一到考试却如笔下千斤,书面语言能力缺失。

在新一轮课改深入推进的今天,考试命题越趋体现课程性质和年段要求,尤其是作为区毕业考试这样的命题,可以说是我区小学命题对的风向标。就此次我校组织语文教师进行测试的2015年锡山区小学语文毕业调研试卷来看,试卷注重学生对语文知识的积累,更注重对学生语言能力的考查,既有一定的基础性,又有适切的灵活度。就比分来看,真正属于单纯的记忆、默写的内容仅16分,其余更多的是指向学生语言的综合运用。从这次测试中,也催发了我对语文教学的一些思考:语文课堂的最终指向是学生言语能力的生长,语文教师要更好地厘清课堂与考试的联系,让学生获得带得走的语文生长印记。

一、从命题看课堂:语文教学要从眼前的学生出发。

不同学龄、不同阶段的儿童,在言语发展上呈现出不同的形态和水平,有着该阶段特有的语言发展特性和规律。教师要从这些特性和规律出发,设定合理的语言发展目标。《语文课程标准》分学段列出了语文教学目标与内容,这些目标与内容在一定程度上也决定着具体的教学方法的选择。如关于词句理解,第一学段的要求是“结合上下文和生活实际了解课文中词句的意思”,第二学段的要求是“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的意思,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表达情意的作用。能借助字典、词典和生活积累,理解生词的意义”。不难发现,针对不同学段学生的认知特点,第一学段理解词语更侧重于直观、形象的方法,强调的是联系生活实际;而第二学段理解词语则从感性向理性过渡,在借助生活积累的基础上,要求学生学会使用工具书精准地理解词语意思。如二年级下册教材《狐假虎威》课后安排有“演一演”的内容:“老虎跟着狐狸朝森林深处走去。狐狸神气活现摇头摆尾;老虎半信半疑东张西望。”看谁能把加点词语的意思表演出来。像这样以表演的方法来促进学生对文本内容的理解,正是从学生生活实际出发的,是贴近学生语言学习的生发点的。而四年级下册教材《黄河的主人》一课,课后习题中关于 “胆心惊、惊涛浪”两个词语的理解,要求通过查字典的方法,先解释带点字,再理解词语,此时教师就可引导学生采用逐字理解、字义合成的方法,来达成对词义的理解。

二、从命题看课堂:语文教学要从手头的教材出发。

不同的教材,有着不同的内容,不同的文体,所以也具备不同的教学价值,蕴含着不同的语言生长点。有的课文语言优美,可以通过批注赏析进行语言的积累内化;有的课文情节生动,适合通过表演获得情感体验;有的课文写作特色鲜明,是迁移运用的绝好范例。实现语言的生长,要从手头的“这一篇”出发,以“语文”的视角解读文本,要紧紧凭借课文这个“例子”,充分挖掘文本的语言因素,多角度地为学生搭建语言实践的平台,以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内化语言,积累语言,运用语言。同是表达顺序的学习,教学《黄果树瀑布》一文,可出示黄果树风景区不同地点的图片,引导学生按课文写作顺序重新排序,这样生动直观的方法能使学生对游记移步换景的写作特色有鲜活的感悟;而教学《少年王冕》一文,可引导学生找出课文中表示时间变化的词句:“王冕七岁时”、“眼看三个年头过去”、“不知不觉三四年过去了”、“到了十七八岁”,并用列小标题的形式概括出各阶段发生的事情,从而使王冕少年时期的经历一目了然。这样条分缕析,能使学生对如何按时间顺序写人物经历有明晰的认识。

三、从命题看课堂:语文教学要从课堂的生成出发。

课堂教学与工厂科学精密、按部就班的生产活动相比,其本质的不同在于教学活动发展的不确定性、难预测性。叶澜教授说过:“课堂应是向未知方向挺进的旅程,随时都有可能发现意外的通道和美丽的图景,而不是一切都必须遵循固定线路而没有激情的行程。”在语文课堂上,教师应随时关注学生的学习动态,敏锐捕捉即时生成的语言学习资源,不断优化、提升,生成新的语言生长点,使学生的学习活动向纵深推进。如一位教师在教学《嫦娥奔月》一文时,学生由于受故事情节的影响,对“她便机智地与逢蒙周旋”这句话中“周旋”一词的理解产生了偏差,认为“周旋”的意思是嫦娥领着逢蒙在家里兜圈子。此时,教师抓住这一契机深入启发:“‘周旋’仅仅指嫦娥领着逢蒙在家里兜圈子吗,这样逢蒙能听她的话吗?”学生经过一番思考后回答:“嫦娥还要假装应付逢蒙,说些让他相信的话。”教师进一步追问:“会说些什么话?谁来当一回嫦娥?”学生的兴趣被激发起来了,争相表演。在此基础上,教师顺势发问:“那嫦娥说这些话都是为了什么?”学生一下子明白了:“为了拖延时间,应付逢蒙,不让他得到仙药。”“为了稳住逢蒙,等后羿回来再收拾这个小人。”教师由此小结:“是啊,嫦娥这样想方设法应对逢蒙,为的是要保住仙药,‘周旋’的意思就是与敌人较量,相机进退,以打胜敌人。”在此教例中,教者的智慧就在于敏锐地捕捉到了课堂上即时生成的信息,并将此作为激活学生思维、拓展文本空间的契机,既不着痕迹地修正了学生对“周旋”一词的理解,又水到渠成地丰满了学生对嫦娥机智形象的认识,巧妙地点石成金,可谓一石二鸟。

从命题看课堂,需要我们从语文学科的本质属性出发,认真审视语言生长的丰富内涵,积极探究儿童语言生长的方法,让语文教学基于学生、基于教材、基于课堂,立起学生语言素养的参天大树。

阅读(2) | 评论(0)查看全文>>

阅读教学,从文体出发(2015-05-11 10:05)

栏目:个人博客

罗才军老师在“文体意识关照下的语文教学”讲座中指出:“我发现很多老师认为我们所有的课都可以用一种方法来教的,这是走入了一个惯性的迷茫,惯性是非常可怕的。我们的语文常常是这样的教法:整体感知、字词教学、语言感悟、回归整体、小结作业。”的确,面对任何一个文本,都用这一种套路进行教学,这一司空见惯的现象值得引起我们的警觉和反省。

在本学期的教研活动中,我们高年级语文组以“阅读教学中的文体意识”进行了一个多月的主题教研,并观摩了管建刚老师的录像课《春联》。管建刚老师在近两年提出“基于写作的阅读教学”,这与关注“文体意识”有相通之处。在听了老师的《春联》一课后,我对基于文体的阅读教学有了一些新的思考:

一、从文体出发,确定教学目标

每堂课的教学目标的确定,除了要考虑课程标准年段目标,考虑学生学情,更要考虑每一个特定的文本。不同的教材,不同的文本,所具备的教学价值就不同,所承载的教学目标也不尽相同。如《春联》一课,这是一篇语言清新的知识小品文,文章用生动优美的语言介绍了春联丰富多彩的内容和春联“对仗及音律美”的特点。全文给人的总体印象是:中心突出,通俗活泼,短小精悍,语言生动优美。由老师的课堂教学中,我们可以大致揣测其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生词,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通过对课文的诵读品味,读懂课文内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文中的五幅春联。

2、通过朗读春联、讨论春联、补写春联等语言实践活动来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语言感悟能力、观察能力和评价能力。学习课文中举例子的说明方法。

3、通过对课文的诵读品味,理解课文中的五幅春联的意思。初步了解有关春联的一些知识,懂得诵读春联也是一种很好的学习。培养学生热爱祖国传统文化的思想感情。

二、从目标出发,梳理教学内容

在根据教材文体确定课堂教学目标之后,我们就可以根据教学目标选择具体的教学内容。在一定程度上,教什么比怎么教更重要,在《春联》一课的教学中,管建刚老师就根据“说明文”这一文体特点及相关教学目标,选择了“春联的作用”和“春联的特点”两大板块作为教学内容,引领学生认识春联这一特定的说明对象;并以文中的春联为教学内容,引领学生认识说明文分类、举例子的写作手法及其作用。

三、从内容出发,选择教学策略

在确定具体的教学内容的基础上,达成教学目标的途径就是合适的策略。为了帮助学生认识“春联的作用”和“春联的特点”,管建刚老师通过找关键句、圈关键词的方法帮助学生准确而迅速地提炼文本信息。为了帮助学生认识本文举例说明的写作特点,管建刚老师巧妙地引进课外的春联与课内的春联互换,让学生明白说明文中的例子不是仅此一个,是可以根据需要列举不同的例子的。为了帮助学生理解文中分类的说明方法及其表达的逻辑顺序,管建刚老师引领学生反复诵读第一自然段中的说明性文字,通过变序比较的方式让学生感知说明文语言的逻辑性和严密性。

阅读(1) | 评论(3)查看全文>>

逆向设计:基于目标的课堂教学(2015-03-02 07:17)

栏目:个人博客

在当前小学语文教学中,课堂教学设计常常以一种惯性运作方式实施,即大部分教师普遍采用顺向设计的思路,更多的是凭语文教学的直觉和经验,从教学内容出发设计课堂教学活动,忽视教学目标的准确定位和有效达成。而逆向设计则是指确立科学具体的教学目标,并从目标出发,设计与目标相匹配的评价任务和学习活动的教学思路。

Wiggins & Mc  Tighe 2001)认为,有效的课程设计应该是逆向的。为了保证教学的有效性,教师从最终的结果——预期的目标或标准出发,即明确所要达到的教学目标,弄清楚学生应该学到什么,能够学会什么;然后根据目标或标准对学生学习的要求以及为达到要求而实施的教学(手段和方法等)设计课程,也就是说,在明确教学目标之后考虑如何在教学过程中证实学生已经掌握了所学的知识,在教学目标和教学评价的指导下设计学习活动,选择教学的方法及资源等。

如何构建基于目标的有效的课堂教学,笔者就苏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一路花香》的教学设计,谈一些思考:

一、教学目标的确定

1.基于课程标准

课程标准是教学活动实施的纲要性文件,教学目标的确立,必须在课程标准的框架下进行。《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对各年级段识字写字、阅读、习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都提出了明确的要求。结合《一路花香》课文内容,课标中对中年级段语文教学要求的如下阐述值得关注:

有初步的独立识字能力。会运用音序检字法和部首检字法查字典、词典。能使用硬笔熟练地书写正楷字,做到规范、端正、整洁。

能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能对课文中不理解的地方提出疑问。

这两点,首先为本课教学目标的确立指明了比较宏观的走向。

2.基于教材

《一路花香》是一篇清新质朴的哲理性短文,以寓言的形式揭示了深刻的人生哲理:欣赏自己,悦纳他人。课文语言平白如话,故事简明生动。基于“寓言”这一特定文体,对寓意的把握理解自然应成为主要教学目标之一,课后习题中也同样安排有“说说从故事中明白的道理”的练习。而故事情节主要以人物对话展开,课后习题中又有分角色朗读课文的要求,所以,这也应列入本课的教学目标之一。

3.基于学生

对于四年级的学生来说,形象思维仍是其主要思维方式,对故事内容、角色特点的把握上没有太大难度。但四年级学生的思维正处于从形象思维到抽象思维的过渡期,对简明扼要地概括故事内容、正确深入地理解故事寓意,学习经验尚显不足。所以这两项教学目标也是本课的教学重点、难点。值得一提的是,虽然中年段课程标准对把握课文内容的要求是“能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但四年级是中年级的高层,所以应注重学生概括能力的培养,达到比较精准地把握文章主要内容的要求。同时四年级阶段的孩子,在记忆力、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上发展迅速,所以这一阶段也是培养他们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的关键时期。所以教学目标中也应关注学生相关语文能力的培养。

二、教学目标的表达形式

现在常见的教参上的教学目标,更多地是描述教学活动所达成的最终结果。以逆向设计的思路构建课堂教学,我们期待教学目标的表达能关注并揭示目标达成的过程与方法,以更好地指导教学活动的实施,也为教学评价的展开提供更明晰的依据。如《一路花香》教学目标的表达:

1.能根据形声字构字规律识记本课生字,联系部首理解字义,识记字形,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理解生字新词的意思。

2.能通过合并、取舍、提炼、串联等方法,较简明地概括故事的主要内容。

3.能通过对提示语的扩充,揣摩故事角色的情感,有感情地分角色朗读课文;初步掌握叙写提示语的基本方法。

4.能抓住故事中耐人寻味的词语体会故事蕴含的哲理,以“我的名言”的形式书写自己的感悟。

三、基于目标的课堂教学

从教学目标出发,以教学目标为依据对课堂教学准确制导,在《一路花香》的教学中,笔者从以下方面进行了课堂教学实践:

1.识字写字。本课九个生字,绝大部分是典型的形声字。在课堂上笔者重点进行生字“罐”的教学,通过图片帮助学生了解形旁“缶”的含义,并进行字形记忆;进而出示本课另一个生字“灌”,通过比较两个字偏旁的不同理解字义,并进行形近字的辨析。笔者以此推进其它生字的学习,如“惭愧”“渗”“傲”等字,都可以引导学生根据形声字的构字规律来学习,最终达成自主识字、自能识字的目标。

2.概括故事主要内容。小学阶段概括课文内容的训练往往是针对写事的文章,也有一些常见的方法:如根据事情发展顺序,抓住故事中时间、人物、地点、事情等要素进行概括。但一旦进入到对故事情节的概括,每一篇课文还是不尽相同,所以需要教师更细化的指导。在日常课堂教学中,常见老师笼统地提出要求:有谁能说得更简洁一些?却没有指出哪里不够简洁,更没告诉孩子怎样说得简洁。其实,这项技能的学习凭零敲碎打地训练、模模糊糊地指导是无法达成的。如《一路花香》这篇课文的故事情节以对话形式展开,所以要指导学生把握人物语言中的关键信息。在本课教学中,笔者着重指导四种方法:合并、提炼、取舍、串联。把故事的主要人物挑水工和两只水罐的信息合并在一句话中说明白;把破水罐的话提炼成一个关键词“道歉”;把挑水工开导破水罐的一长段话通过取舍获得最关键的信息;通过加上合适的连接词串联各部分内容。当然这四种方法用于概括其他课文内容也是具有普适性的,学生获得的不仅是方法,更是能力。

3.分角色朗读课文。分角色朗读课文是小学阶段各年级语文学习中常见的训练形式,值得我们思考的是,怎样针对不同年级学生的认知特点,进行不同层次的、富有实效的训练。如在中年级,可以要求学生揣摩故事角色的情感,入情入境地朗读;同时,同时四年级阶段的孩子,在记忆力、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上发展迅速,所以这一阶段也是培养他们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的关键时期。所以在本课教学中安排了补充提示语的训练 并且关注提示语叙写的不同角度,可以从人物情感、动作、语音语调等方面表达。这样的训练将读、写有机结合,以读促写,以写促读,有利于学生语文综合能力的提升。

4.体会故事寓意。《一路花香》这个寓言故事的寓意含而不露,耐人寻味。学生学完课文,都能获得粗浅的理解:如尺有所短、寸有所长;世间万物都有其存在的价值。但这显然是模糊的,不深入的,所以根据教学目标“能抓住故事中耐人寻味的词语体会故事蕴含的哲理,以‘我的名言’的形式书写自己的感悟”,在本课教学中通过对“裂缝”、“利用”两个词的深挖,突破寓意理解上的难点,在学生准确理解寓意的基础上,再指导学生用上板书上的关键词,以“我的名言”的形式围绕怎样对待自己或他人的缺陷,怎样看待缺陷的两面性来书写感悟。寓意理解更显精准。

逆向设计,让教学目标为课堂教学精准制导,使课堂教学中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紧紧围绕目标展开,切实提升了课堂教学的实效。

 

 

阅读(1) | 评论(0)查看全文>>

让情意目标根植于学生心灵的“沃土”(2014-12-31 11:05)

栏目:个人博客

教学目标是教学的起点,也是教学的归宿,更是一节课的灵魂。然而在日常教学中,教学目标的确立往往是从教学参考书上照搬照抄,缺乏适切性和指向性;而教学目标的达成情况也往往被忽视,显得简单化和模糊化。在三教《司马迁发愤写<史记>》一课的过程中,我就本课“情感、态度、价值观”这一维度的教学目标的确立及达成作了深入探索,在不断地探寻及回溯中使自己的认识逐渐清晰。

一、为“教”而教,遭遇情意的缺失

第一次研读文本,我的视点聚焦于课题中的“发愤”一词,对文本的解读在此词的统领下展开,本课情意目标也以此为基点确立为“在理解、品味语言文字的过程中感受司马迁忍辱负重、矢志不渝的精神品质。”实际教学也由“发愤”一词辐射开去,从“愤”字去了解司马迁所遭受的“酷刑”不仅在于其“残酷”,更在于其“耻辱”,从“司马迁悲愤交加,几次想血溅墙头,了此残生”到“他尽力克制自己,把个人的耻辱、痛苦全都埋在心底”这些文本语言中去揣摩司马迁的心理活动,体会他忍辱负重的品质。然而,看似扎根于文本的阅读却未能触及学生的心灵,学生平平淡淡的反应放射出的是平平淡淡的教学效果。

为什么对文本语言的品读感悟难以激发学生的共鸣和激情,经过一番思索,我找到了答案。备课时的研读文本,我采用的是教师式的、经验型的解读,我关注的是文本作为教材应该呈现、传递给学生什么,我更多的是站在教师的立场上思考该教什么,凭着惯有的经验来思考该怎么教。说到底,我在阅读文本的时候,自己也未曾被打动,自己也未曾有激情,更谈不上站在学生的角度去思考学生的情感基点在哪里,突破点在哪里,生长点在哪里。为教而教,正是这一次教学失败的原因所在。

二、为“情”而教,经历情意的“虚高”

“作者胸有境,入境始与亲。”第二次钻研文本,我抛弃了之前固有的对司马迁的解读与认识,捧起书本用最老实的方法――朗读,再一次走进课文。在这种最本真的阅读中,我把自己当作一个虔诚的读者,努力使自己最大程度地亲近文本,沉潜于文本语言的内部,品味着一字一词的生命。读着读着,我的思想穿越了对司马迁个人品质的崇敬,深刻地体会到文本对于生死意义的阐述,涤荡起追问生命价值的激情。是的,这才是通向学生心灵的情感之路,这才是学生应经历的心路历程。基于这样的认识,我将本课的情意目标修正为“感受司马迁忍辱负重、矢志不渝的精神品质,引领学生叩问生命的意义。

在又一次教学尝试中,我紧扣“人总是要死的,有的重于泰山,有的轻于鸿毛。”这一文章要义,通过设问“如果司马迁真的血溅墙头,了此残生,结果会怎样”来拨动学生的心弦;通过补充司马迁的千秋功绩来深化学生对生命价值的认识(如:①《史记》之价值,无论何人当不能否认。――梁启超    1956年,司马迁被列为世界文化名人!);而引进的拓展资料中对名人轶事的介绍(文王被拘禁时推演了《周易》,孔子在困穷的境遇中编写了《春秋》,屈原被流放后创作了《离骚》,孙膑被削去了膝盖骨,编著了《兵法》……),更是升华了学生的思想,将课堂教学推入高潮。

要不是在宣布下课时听到前排学生解脱般的呼声“Ye”,要不是看到她们拿起皮筋直奔室外的身影,也许我真的就以为这节课成功了。再次静下心来反思,我渐有所悟:在教师煽情的情境创设及资料呈现中,学生的心灵确实曾有所触动,学生的思想也确实也经历了冲击和提升。只是,生死的抉择、生命的价值,这些话题对于大部分生活在平凡中的孩子来说,还是显得过于遥远和神圣。学生在课堂上的激情澎湃、侃侃而谈,也许只是一种“虚假的繁荣”,热闹过后,离开了课堂这一特定的情境,心灵却未曾留有些许痕迹。为“情”而教,但教师的“情”与学生的“情”都似乎架在虚渺的高空,本课情意目标扎根的沃土究竟在哪里?

三、为“生”而教,收获情意的实在

“用文学阅读的方式去处理文章阅读,对于小学生来说是不合适的。”当我无意中读到这句话时,不禁对自己意识中的阅读教学的意义、角度进行反思:用学生的眼光、从学生的角度解读文本,也许看到的是另一个独特的世界,获得的是另一番鲜活的感悟。要让“叩问生命的意义”这一主题从“高远”走向现实,看来还得从学生的生活出发,在学生的世界中去寻找其生动的注脚。“叩问生命的意义”,其最终目的不是为了获得课堂上标签式的理解,而是要让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这对于每个学生来说都是实实在在的,都是可以触摸的。接下去的教学中,我删繁就简,在紧扣文本让学生深入理解司马迁人生价值的基础上,舍弃了对孔子、屈原、孙膑等相关资料的补充,精选现实生活中的鲜活事例(如:每年都有相当数量的学生因高考失利、人际冲突、家庭矛盾而以极端的手段结束自己的生命)来引发学生讨论生命的价值,这些事例紧贴学生生活实际,有的学生甚至谈到了自己的亲戚身上发生的真实故事,使大家的心灵受到了极大震撼。接着,我进一步追问:“也许你的人生中未曾也不会遇到难以逾越的关口,但是大大小小的挫折却在所难免,你又将以怎样的态度去面对呢?”这一问题使情意目标在经过一段滑翔后真正着陆于学生心田,并最终生根发芽,开花结果。与第二次教学相比,课堂上少了些许热闹、激情和精彩,多了些许沉静、理性和思考,从学生若有所思的眼神中,我终于找到了阅读教学的那一份“实在”。

曾有人这样美丽地描述过教学的真谛:“只关心自己所教,那是用自己的意识在为一些花骨朵注入催熟剂,看到花开而让人狠狠骄傲一把;为学生而教,那是俯下身子认真地倾听花开的声音,哪怕只是花瓣微微颤一下,也让人美美欣赏一回。”在《司马迁发愤写<史记>》一课的教学中,在对文本的一次次解读与情意目标的一次次修正中,在向着目标一次次执着地行进中,我渐渐悟得:只有“为学生而教”,将教学目标的设立及达成扎根于“学生”这一方沃土,才能真正看到学生健康茁壮地舒枝展叶、拔节成长。

阅读(0) | 评论(2)查看全文>>

做一个有底气的语文教师(2014-10-29 14:20)

栏目:个人博客

春花烂漫绽放的底气,是积蓄一冬的力量;雄鹰搏击长空的底气,是矫健有力的翅膀……人类文明数千年的蕴孕积淀,现代科学日新月异的发展进步,赋予了语文教学更为广袤、深邃的内容与内涵,作为一名新时代的语文教师,又应该具备怎样的底气?

语文,语言文学也,做一个有底气的语文教师,首先要将自己烙上“语文”的印记。语文教师,心中应该对语文有一种特殊的情结:喜欢手捧书卷,泛舟书海,品读鸿儒巨著、经典名篇,吟唱唐诗宋词、汉赋元曲;喜欢沏上香茗,静夜笔耕,描述四季交替、人间万象,抒写人间悲欢,心絮感言。在文学的海洋中徜徉,身上自然会生发出“语文”的气质:胸中沟壑尽填美文佳篇,眼角眉梢染遍诗情画意,言语谈笑中见才思之敏,举手投足间现儒雅之气。“腹有诗书气自华”,当我们带着“语文”来教语文时,一篇课文就可以引出一组相关主题的佳作,一篇课文就是贮藏在学生心中的一个永恒的语文经典,一篇课文就能构建一片语文学习的天空。

有底气的语文教师应该是博学的。语文教学的外延与生活相等,语文教学是宽广的、厚重的,翻看一本本小学语文课本,其内容真可谓包罗万象、异彩纷呈:古今中外、人文历史、天文地理、自然科学……所以有不少教师发出了“语文难教”、“语文教师难当”的感慨。诚然,即使是学富五车、才高八斗的学者,也很难在课堂上闲庭信步,信手拈来,从容应对学生提出的所有问题;诚然,“老师不是万能的,老师也有不懂的时候。”但是,当我们以“这个问题老师暂时不知道答案,等老师下课后查了资料再告诉你”这类回答来应对学生的热情提问时,你可看见,学生的眸子一下子黯淡了许多;你可知道,长此以往,学生对我们的信任将不复存在。是的,我们不是专家也不是全才,但我们可以不断地充实自己,努力地使自己博学。当面对学生的提问时,我们就会更多次底气十足地说:“让老师来告诉你们……”。当学生充满探求和敬佩的目光聚焦在我们身上时,我们该是多么骄傲和幸福。

有底气的语文教师应该是“大气”的,走上讲台,我们就该是大写的语文。我们不排斥各种电教手段在课堂上的运用,但我们更追求自身语文素养在课堂上的绽放:我们流畅清新的语言,是学生学习语言的绝佳典范;我们声情并茂地朗读,比教材录音更具亲和力与感染力;我们工整秀美的板书,学生早就在羡慕地模仿……我们不要慨叹这只是特级教师的风范,也许,我们真的无法使自己完美,但我们可以努力地使自己完善。让我们拿出古希腊杰出的演说家德摩斯迪尼含着石子练演讲的痴劲,拿出古代著名书法家王羲之练黑一池水的韧劲,我们都能创造自己生命中的新高;我们都能在走上讲台时充满底气地对自己说:我就是我,我的语文课就是我自己的灵魂在跳舞。

做一个有底气的语文教师,让语文在我们和学生身上生根发芽,并逐渐枝繁叶茂。

阅读(0) | 评论(2)查看全文>>

走在春天里(2014-08-30 13:39)

栏目:个人博客

“一九七九年,那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画了一个圈……”这些天,翻阅《百年小平》这本书,心底总会不自觉地回荡起那熟悉的歌词与旋律。百年,或许略显遥远和模糊,但作为出生在70年代末的我们这一代来说,个人的成长之路与祖国30多年的改革开放里程是那样亲切地重叠着、和谐地交融着、鲜活地延展着……小平,中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他仿佛就在岁月的那头,含笑注视着,注视着我们向前走去,向前走去。

一九七九年,那是一个春天

历史纪事: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了实行改革开放的重大决策,邓小平此时刚刚复出,这是他第三次被打倒后的复出。此时华夏土地上的广大农村,却正呈“山雨欲来风满楼”之势,围绕“人民公社”与“包干到户”、“分田到组”的争论剑拔弩张,政治局势风云交汇、激流暗涌。站在风口浪尖之上,邓小平同志把深邃的目光投向了广大农村,毅然决然地发表重要讲话肯定农村改革政策。从此,亿万农民的命运被改写了,古老的土地,又获得了新生。1979年,党中央、国务院决定在深圳等城市试办经济特区,有力地推动了我国改革开放的进程,正如歌词中所唱的那样,“神话般地崛起座座城,奇迹般地聚起座座金山”,中国,正迈开气壮山河的新步伐,走进万象更新的春天。

我的记忆:儿时的记忆早已模糊甚至失落,唯有一些记忆的碎片还不时在脑海中闪烁或浓或淡的光泽。还记得,从我懂事起,父母常常谈起我幼时的“笑话”:父母有一次闲谈时说起困难时期吃过的“麦片饭”,而我则认定这是一种很好吃的东西,嚷嚷着要吃,不知是没听清还是吐字不清,我就一个劲地吵着要吃“药片饭”,弄得全家哭笑不得;还记得,自己上一年级的时候,家里推倒了平房,盖起了二层的楼房,我兴奋得有事没事都楼上楼下地跑,只为感受这楼房的感觉;还记得,上小学三年级的时候,家里买了电视机,我的小脑瓜里就整天想着自己怎样也能跟电视里的人一样,在这个方方的匣子里说、笑、跑、跳;还记得,生活的变化真让我有些应接不暇,我有了自己的第一辆自行车,第一块手表,第一台录音机……儿时的我,总是傻乎乎地觉得幸福来得那么理所当然;长大后,我才知道,在我们的身后,总有一双温暖的眼睛,含笑地注视着,当注视着我们向前走去,向前走去。

一九九二年,又是一个春天

历史纪事:九十年代,关于邓小平的纪事是厚重的:19921月至2月,88岁高龄的邓小平同志视察了深圳等特区后发表了“南巡讲话”,中国经济发展掀起了新一轮的高潮;1997219,一代伟人走完了他光辉的一生,举国上下,一片哀恸;199771,香港回归;19991220,澳门回归……神州大地,春潮滚滚,风帆浩浩,中国,正展开一幅百年的新画卷,捧出万紫千红的春天。

我的记忆:1993年,我考入了师范,在学校的政治课上,在一次次社团活动中,在入党积极分子培训讲座中,“邓小平”,这个名字是如此频繁地跳跃在视野中。他那波澜起伏的一生,他那高瞻远瞩的韬略,他那博大无私的胸怀,无时不在感召着我。我从未如此鲜明、热烈地感受着自己与祖国一起,蓬蓬勃勃地生长着,向上,向上。1997年,是我参加工作的第一个年头:还记得,听闻伟人的离去,一向要强的母亲落泪了,并且生平头一次向我们姐妹讲起了那场浩劫中外公的被批斗,讲起了她因为家庭成分而无比灰暗的童年,讲起了后来的“拨乱反正”;还记得,香港回归前夕,我和班上的学生一起排练文艺节目,一起设计手抄报,我对学生讲起邓小平提出的“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望着学生那一双双热切的眼睛,我顿感肩头的责任与使命。香港回归了,澳门回归了,中华大地,普天同庆,当炎黄子孙昂首阔步地走向新世纪时,我知道,总有一双温暖的眼睛,含笑地注视着,注视着我们向前走去,向前走去。

走在新世纪的春天里

    当岁月的车轮滚滚向前,21世纪的中国驶入了国力发展的快车道:青藏铁路、京沪高铁的建成通车让各族儿女欢聚一堂;神五、神六、神七的太空之旅和嫦娥一号、二号的月球探索使华夏儿女梦圆飞天;加入世贸组织、圆满举办奥运会、成功举办世博会令世界一次次瞩目东方巨龙……而我,走在新世纪的每一个日子里,无时无刻不在感受着祖国前进的足音与心跳。每当我上班时驾车驶过日益城市化的街道,每当我走进风景如画的校园,每当我和学生在设施先进的教室开启求知的旅程,我的心头总会回荡起那熟悉的歌词与旋律:“一九七九年,那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画了一个圈……”我知道,小平,中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他永远在岁月的那头,含笑注视着,注视着我们向前走去,向前走去,走在春天里……

 

阅读(1) | 评论(1)查看全文>>

“日记接龙”,为学生习作打开一扇窗(2014-05-19 10:16)

栏目:个人博客

 

本学期,我们六年级语文备课组继续开展“小组合作习作”的草根课题研究。在上学期初步尝试的基础上,我在班内更多地开展以小组日记接龙为主要形式的习作训练,一学期下来,初见成效。

    一、日记接龙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

对于作文,许多孩子可以说是“谈虎色变”,做再多的抄写作业都不怕,只要老师不布置作文。是什么使得我们的学生对作文是如此地敬而远之呢?究其原因,主要是写作兴趣的缺失。当前作文教学过于强调写作方法和技巧的训练,学生被束缚了手脚,写作成了苦差使,甚至成了沉重的心理负担。古人有一种很好的写作理念,认为写作应该从写“放胆文”起步,逐渐过渡到写“小心文”,即在学习写作的初始阶段,不必强调种种规矩,应让孩子放胆去写,就像初学走路的婴儿,首先是让他有迈开步子自己走路、不要人扶的勇气,这时候什么走路的规矩和技巧对他来说毫无用处。因此,在低年级,我们不必过于强调口头表达与书面表达的差异,应鼓励学生把心中所想、口中要说的话用文字写下来,消除写作的神秘感,让学生处于一种放松的心态,这就是人们常说的“我手写我口”。

二、日记接龙为学生习作提供了交流平台、

写作的兴趣和自信,作为一种内驱力,还来源于在写作的合作和交流中所产生的成就感,而这一点是过去被忽略的,《语文标准》对此有意作了强化,在不同学段分别提出“愿意将自己的习作读给别人听,与他人分享习作的快乐”,“能与他人交流习作心得,互相评改作文,以分享感受,沟通见解”等要求。当学生把习作看作一种自我表达和交流沟通的需要时,那么他们作文的长进还有什么疑问呢?而日记接龙的形式就很好地激发了学生的表达欲望,也为学生在合作交流中获得成功的喜悦提供了保障。

《语文标准》强调要“写想象中的事物”“写想象作文”,这对于发展学生的作文能力是非常有效的。而日记接龙更是写作想象作文的极好载体。想象是在头脑中改造旧表象、创造新形象的心理过程。当展开想象时,记忆中的表象由模糊变为清晰,由单薄变为厚重,新形象随着旧表象的改造而不断生成。鲁迅先生说:“孩子是可以敬服的,他常常想到星月以上的境界,想到地面下的情形,想到花卉的用处,想到昆虫的语言,他想飞上天空,他想潜入蚁穴。”学生的想象之鸟一旦高飞,脑中便会浮现出新颖、生动的意象。我在平时就注重想象作文的训练,每给一次这样的作文,学生的想象力便得到一次锻炼,生命体验便得到一次拓展,创新的萌芽便又一次破土而出。

 

 

阅读(0) | 评论(4)查看全文>>

清浅如水,简约至素(2014-03-21 08:15)

栏目:个人博客

子曰:“言有物而行有格”,“格”,原是指行为的准则;衍生至“风格”一词,则指艺术作品在整体上呈现出的具有代表性的独特面貌。教学风格,是一个教师教学艺术成熟的标志,也应是每个教师专业成长的自觉追求。在当今小语界,各种教学思想精彩纷呈,众多教育名家各领风骚,窦桂梅的激情四射,王崧舟的诗情画意,孙双金的睿智儒雅……行走在语文教学的漫漫长路上,我也常常驻足静思,语文教学的本质是什么,我该追寻怎样的教学风格?

汉语是我们的母语,小学语文应该让学生在母语的浸润下,发展语言能力,陶冶精神情操,培植学生对母语文化的亲近感,归属感。然而,应试教育的痼疾、机械呆板的教学,使语文教学日益艰难晦涩,语文学习日益成为孩子的“苦差”。所以,我总是希望,给孩子清浅简约的语文课堂,让语文学习更平易些,更单纯些。

一、清浅如水

 “清浅”是一种和谐的关系,是一种自然的状态,是一种圆融的境界。清浅,不是放低要求,而是顺应学生的需求,顺应教学的规律,实现学生的最优发展。

1、浅近的学习原点。

奥苏贝尔在《教育心理学》中开宗明义指出,假如让我把全部教育心理学仅仅归结为一条原理的话,我将一言以蔽之曰:影响学习的唯一最重要的因素,就是学习者已经知道了什么。要探明这一点,并应据此而教学。学生的学习原点,包括学生已有的个人知识、直接经验和生活实践,还包括每一个具体的活生生的儿童的个体差异。

2、浅近的发展区域。

贴近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带学生去向可能的最远方。确定可能的最远方的坐标,应基于课程标准各学段目标要求,基于不同教材的教学目标,更应基于学生的学情。教学应着眼于学生可能的发展水平,为学生提供合适的内容,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发挥其潜能,使学生在原有基础上获得最长足的发展。

3、浅近的学习方式

带学生从学习原点,去向可能的最远方,需要用最合适的方式来铺设一条路途。这种方式可能是便捷简易的,可能是生动活泼的,但更有可能是富有挑战的,是能冲击学生思维、锤炼学生能力、发展学生学习品质的。

教例:《寻隐者不遇》

《寻隐者不遇》是苏教版语文教材五年级上册中选编的一首古诗。古诗没有一个生字,语言平白如话,诗意一目了然,学生在读懂古诗上没有困难。基于学生这样的学情,这首古诗的教学价值在哪里,应该把学生带向怎样的远方?在学校第一次集体备课活动时,我们教研组就有老师质疑这首古诗编入五年级语文教材的合理性。我提出这样几个问题和组内教师一起探讨:这首古诗的中心人物是谁?是诗人、童子还是隐者?这首古诗的中心内容是什么?仅仅是诗人和童子的问答吗?不难发现,诗中真正要凸显的人物是隐者,但他被隐在了文本之后;古诗的中心内容是诗人寻隐者的迫切,但这个内容也被隐在了问答之中。教参上的教学目标也印证了我们对教材解读的合理性:想象诗歌描绘的情景,体会隐者高洁的性格以及诗人对他的仰慕。

那么,以怎样的方式来引领学生走向“隐者”,走向诗人的内心?

方式一:学完诗意后,教师问,诗人没有寻到隐者,心情怎样?(失望)诗人为什么如此失望呢?(因为对隐者仰慕已久)继而对“隐者”做一些拓展介绍,从而达成教学目标。

方式二:揭题后提问,“寻”是什么意思?(寻找)诗人寻找的是谁?(隐者)“隐者”是怎样的人,请学生结合电视、文学作品中的人物谈一谈(姜子牙、诸葛亮,这些都是有旷世绝学、品行高洁的人)所以,这里的“寻”仅仅是寻找的意思吗?(虔诚地拜访,寻访)

而在学完诗意后,教师质疑,诗人仅仅是因为云之“深”而寻不到隐者吗?学生讨论后得出多种答案:有的说隐者生活如闲云野鹤,难寻踪迹;有的说隐者远离尘世,不愿被人打扰,所以童子不会说出师父真正的去处。教师相机点拨:这是深居简出之“深”,是“讳莫如深”之“深”,是品德修行之“深”。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体会隐者品性之高洁和诗人的仰慕之情也就水到渠成了。

第二种方式看似波折,却是从学生的已有理解出发,并设计有思考张力的问题引发学生走向文本的更深处,到达学习的更远方。

二、简约至素

简约,不是简单,而是试图立足于语文学科最本质的特性,通过语文教学,使学生能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自如地进行口头交流与规范地进行书面表达,使学生在语文学习过程中养成文化气质与人文情怀。

1、简约的解读

简约的语文课,就是要以语文的视角解读文本,要从语文学科的本质属性出发,基于语文教学的指向,以语文学习规律为教学的基点,以汉语言的特色为教学的立足点。以语文的视角解读文本,要紧紧凭借课文这个“例子”,充分挖掘文本的语言因素,多角度地为学生搭建语言实践的平台;教学设计应本着读为本、悟为核、用为宗的理念,扎根语言、着意精神,以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内化语言,积累语言,运用语言。

2、简约的课堂

简约的课堂,是指用“语文”的方式、策略来推进落实教学设计。苏教版教材主编张庆老师强调语文教学多一些“语文”,少一些“关于语文”。他说:“在教师指导下,学生自主地识字、写字、读书、背诵、习作、口语交际等语文实践活动都是‘语文’;围绕这些活动所进行的讲解、分析、提问、表演、多媒体等等,都是‘关于语文’。”简约的语文课,就是要尽可能地让课堂教学活动聚焦到语文上来,而不是发散到不必要的活动上去。

教例:《北大荒的秋天》

天空一碧如洗,只有在傍晚,西边的天上才会有几缕流云。这些流云在落日的映照下,转眼间变成一道银灰、一道橘黄、一道血红、一道绛紫,就像是美丽的仙女在空中抖动着五彩斑斓的锦缎。

从文本中,我们能读到什么?流云颜色之美是扑面而来的,而为了理解这颜色的“五彩斑斓”,教师也会浓墨重彩地用多媒体来丰富学生想象,会让学生来说说流云还会是什么颜色的,会进行描写颜色的词语的积累。

而以“语文”的视角来解读文本,我们能读到什么?流云颜色之美仍是夺人眼球的,但以怎样的方式来感受这种美,多媒体、拓展词语,这些手段其实是“泛语文”的。(图片出示)看这张图片,网上的多个课件中都有,与其说是“五彩斑斓”,不如说是斑驳迷离,远没有我们想象中的那种流光溢彩,绚丽鲜明;而至于拓展词语,除却文中的几个,三年级的学生还真难找出几个合适的,也难怪学生会用雪白、草绿等词语来凑数;而且,在固定的句式中填入词语,看似进行的是句式练习,实则并无遣词造句的训练。所以,从“语文”的视角看,不如指导学生美美地朗读记诵这段话。

而以“语文”的视角来解读文本,我们还能读到什么?“流云”、“几缕”、“一道”这些词语是否牵动你的心弦。“流云”是什么样的?为什么说是“几缕流云”而不是“几朵流云”?这是培养学生语感的契机,而在这过程中,“流云”的轻盈舒卷、散淡闲适的姿态美也就呼之欲出了。于是,在指导学生朗读之时,我们自然会关注几个“一道”的读法,不会把它读得那么沉重,那么死板。这就是“语文”的实施。再来看这张图片,画面上的是流云吗,让学生欣赏这张图片后朗读课文,学生能真正读出味道来吗?这就不是“语文”的实施。

清浅如水,简约至素,这是我努力企及的教学风格,虽然梦还遥远,但我从未止步。

 

阅读(1) | 评论(13)查看全文>>

教育的乌托邦(2014-02-16 08:40)

栏目:个人博客

“云雀在天空中歌唱,延伸到天边的、一望无际的田野上和风掀动了层层麦浪……远方蓝色的烟雾中矗立着斯基福人的古墓……在百年老橡树间,在茂密的森林里,清澈的小溪潺潺作响,而在小溪的上面,黄鹂唱着它那纯朴的歌……”这就是苏霍姆林斯基笔下的帕夫雷什中学,这是苏联乌克兰境内的一所十年制普通乡村学校,苏霍姆林斯基的大部分教育生涯就是在这里度过的。他以这里为基地,实践并发展他“自己的教育信念”;他以这里为取材源泉,抒写他那生动感人的教育诗篇。用他自己的话说,他在这里的“教育劳动充满了紧张的探索和思考”。结果,他使这所偏僻的乡村学校变成了享誉世界的教育实验中心之一,变成了远方来访者寻经取宝的场所。

苏霍姆林斯基的《帕夫雷什中学》一书,被称为一部“活教育学”,作者以严整的篇章、生动的笔触,记叙了他和他的教师团队在教育道路上充满智慧的探索与实践。字里行间,始终跳动着的是两个字“学生”。一切教育活动都以学生为中心,都以“培养全面和谐发展的人”为旨归, 正因为如此,书中的每一段文字,都散发着教育本真的芬芳。帕夫雷什中学,这方教育的净土,不掺杂任何一丝世俗与功利,如此澄明,一如那遥远的桃花源,那圣洁的乌托邦。

清新纯净的校园环境

帕夫雷什中学坐落在距克列明楚格市15公里的一个大村庄的边上,占地约5公顷,与一片森林和集体农庄的肥沃农田毗邻,附近又有大面积的水域。而学校的师生通过多年的辛勤劳动,使校园成了一个林木繁茂、苗圃葱茏的小森林。苏霍姆林斯基十分重视学校的物质基础及学生周围的环境对学生发展的影响。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及全体师生一年又一年的植树造林,使校园及其周围形成了一个特殊的森林性小气候。学校比临近无树木遮蔽的地带,最热的月份气温低3-4摄氏度,而在最寒冷的季节时则高2-3摄氏度。无论夏季还是冬季,这里比周围地区的降水都要多一些。

更令人称奇的是,学校花木的种植并非是随意的,而是考虑了每个树种、每棵花木、每朵花所能赋予人的健康作用或是精神生活的某种审美和情绪色彩。例如,校园里普植核桃、樱桃、杏树、栗树和针叶树木,这些树种都是以散发植物杀菌素见长的。由教学主楼通向其它地方的甬道两侧栽着玫瑰树丛,这条玫瑰林荫甬道是散步的绝好地方。锦葵、紫罗兰、石竹、翠菊、虞美人等花卉,分别在校园僻静的角落里各自占据主要地位:锦葵是欢乐之花,孩子们在有所思或有所忧的时候总喜欢去找它;划给低年级孩子们的是热闹欢快的草场和色彩明快的像是透明的小树林,孩子们在这里收藏“宝物”,饲养鸟禽,做装扮印第安人的小游戏;在粉色薄雾笼罩的杏树林里,高年级的青年男女常来这里欣赏大自然的美丽景色;垂柳的长长枝条形成了自然的凉亭,青年们常常来此抒发忧伤和欢乐之情。老师和学生们有一种默契,从不惊扰这些学生所需要的独处场所的安宁,从不窥探孩子们的秘密游戏,但对孩子们开展秘密游戏的活动则默默予以多方支持。无论哪位老师有幸受到孩子们的邀请去到某个“洞穴”时,都会感到幸福,而这种幸福并非人人都能享受到。

这真的是一个学校可以拥有的吗,这里没有生硬牵扯的理念,没有刻意营造的景致;一切,近乎天然,这样的校园环境,如童话中的花园,如梦中的仙境,生活在其中的孩子,是何其有幸。苏霍姆林斯基在整个介绍校园环境的篇章中都未提及“校园文化”等时尚的用词,也许在他生活的那个世纪,那个年代,教育就是清简至此。但,这不正是能让师生融化其中的教育吗?

学生至上的教育理念

“我竭力做到使居于我这个校长工作首位的,不是事务性问题,而是教育问题。”苏霍姆林斯基在书中如是写道。他和他的教师集体对每个学生的关注程度、熟悉程度,为每个学生的全面发展所付出的心血和努力,在当今中国的教育界,恐怕没有哪一所学校能做得到。帕夫雷什中学的任何一位教师,对学校570名学生中的任何一个都是了解的:了解孩子来校之前以及当前他的个性形成的环境,了解他的思维、认清周围现实以及从事智力活动的特点,了解他的性格特征,了解他的能力、才干、兴趣、爱好、困难以及他的喜和忧。这样无微不至的了解基于怎样的一种环境、体制、策略?书中的诸多叙述无不给我们启发:

“我校集体认为,全体教师都了解涉及每个学生的一切,即了解他的思维、情感、天资、能力、兴趣、倾向、爱好,这是我们的职责。”在帕夫雷什中学的每月两次的校务会议上,不是在讨论空泛的制度或琐碎的事务,而是专门讨论儿童问题:某个教育人员谈一个或两个学生的情况,介绍他们的个性、行为、举动,而且都以生动的实例来阐述这一切。还有,其他熟悉这个学生的老师,或与这个学生的接近中、与这个学生的相互关系中遇到过困难的老师发表关于这个孩子的意见。最后由集体指明,已经在某种程度上成为这个孩子的教育者的老师需要做些什么,教师中有谁能够并且应当成为他的另一个教育者,以及这件事情应当怎样去做。值得注意的是,这些被讨论的学生并不一定是所谓的特殊学生。苏霍姆林斯基强调:“我们经常讨论的是那些在集体里并不突出、任何方面都无所表露的孩子。那种在任何事情上都不显示个性、什么都不感兴趣、谁都不惊扰,既不让人操心、也不惹人不愉快的孩子,是最棘手的孩子。”

在帕夫雷什中学的老师眼中,每一个孩子都是鲜活生动的生命个体,“我们的任务在于,让每个学生都能在少年时期或青年早期就能有意识地找到适宜于自己志向的事,就能施展自己的才能,就为自己选好那条足以使自己的劳动达到高度技艺和创造水平的生活道路。”为此,苏霍姆林斯基作了这样的尝试:第一,他为学生提供了充足的课余活动时间。他指出,拥有可以自由支配的时间,是个性发展的一个重要条件。孩子的素质和天资只有在当他每天都有时间从事自行选择的喜爱的劳动时才能得到发挥。他给学校的教育工作定了这样一条常规:学生应当拥有同花费在学校课堂上一样多的空闲时间。第二,他为学生建立了为数众多的、足以满足每个学生精神需要的课外活动小组。这些小组活动的物质保障(如专用教室、活动器材)等的完备及其取得的成效令人叹为观止,而这些场地、设施、设备,都没有花费政府或民间的投资,而是学校全体师生白手起家,不断累积完善。如19631964学年,师生便制造了一台金属铣床、一台木工万能机床、一架圆锯、两台程序控制旋床、6台供低年级和中年级学生用的小型金属车床、15台可运转的交流电发电机模型和45台无线电收音机。第三,他的学校拥有一支出色的教师队伍,足以满足学生各方面发展的需求。如亚历山大罗维奇是物理教师,同时又是出色的钳工和车工,他会操纵内燃发动机,驾驶汽车和拖拉机。一个孩子只要在他的小组中活动两三年,就会毕生迷恋技术。他在学校任教的19年内,他的学生已有85人当了工程师。

真的可以有这样一所学校吗?学生们真的可以这样自由而健康地发展成长吗?在阅读此书的过程中,我不止一次地追问自己。回答是肯定的,当学生成为了教育的真正要义,那么,学校不就应该是这样的吗?也许,中国目前的教育体制,使我们对这样的教育竟产生了如此望尘莫及的陌生感,如此无可奈何的挫败感。可以想象,从帕夫雷什中学中走出来的学生,即使不是一个拥有丰富学识的饱学之士,也一定是一个心理、品行健康的人,一个合格的社会公民,一个拥有一技之长并得以创造美好生活享受生活乐趣的社会劳动者。而中国教育改革的破冰之旅,依然任重道远。

近乎完美的教育艺术

在《帕夫雷什中学》一书中,作者分篇章介绍了学校在健康与体育、德育、智育、劳动教育、美育等方面的探索与实践。细细读来,不得不为学校每一个教师在育人上作出的努力深深折服,这个优秀的教师集体,将每一门学科、每一个细小的教学活动中的教育艺术都发挥到淋漓尽致近乎完美的境界。其中,苏霍姆林斯基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在学生语言表达指导上所作的探索令我感动并深深着迷。

苏霍姆林斯基困惑于学生语言表达的贫乏、平淡、毫无表现力,本应精彩的情景,学生说出的却是一些勉强拼凑的、笨拙的、死记硬背的句子和词组,这让他感到痛心。“不,不能再这样继续下去了。我们一旦忘了知识的最重要的源泉——周围世界、大自然,便会逼着孩子们去死记硬背,从而使他们的思维迟钝起来。”他开始一课接一课地把孩子们领到永远常新的、取之不尽的大自然中去,到果园、森林、河边、田野。他跟孩子们一道学习用词语表达事物和现象的细微差别。秋天的草原、路旁的野菊花、花瓣上的露珠、天空的朝霞……他要求孩子们确切而又优美地说出这一切。

他的桌子上不断出现各种新书:有关于实物课的教育文集,有各种词典,有植物学、鸟类学、天文学、花卉学等方面的书籍。他自己常写东西,专门备了一个习作本写短文:写一丛玫瑰,写一只云雀,写火红的天空……他把自己写的短文和小诗读给学生们听,为的只是教会自己的学生抱着爱惜的态度使用语言。孩子们的思想变得清晰、丰富、含有深意,语言有了感情色彩,活泼、生动起来。他由此提炼出了语言与思维统一的教育思想,让自己的同事都来听他在自然环境里上的课,并且尝试着这么做。这些真理逐渐转化为了全体教师的教育信念。

读着这些文字,同为语老师的我心底涌动着莫名的激动,甚至于热泪盈眶。是啊,语文课就该是这么美好的,语言文字的学习就该是这么美好的。而今天的我们,为什么总是把本该美好的事情做得索然无味并且身心疲惫呢?

《帕夫雷什中学》一书,是苏霍姆林斯基根据个人经验写成,在某种程度上是作者在帕夫雷士中学任教33年、其中包括26年任校长工作的总结。至素,至简,至纯,至美。读完全书,不由对作者及其教师团队的教育教学工作心驰神往,如果我们的教育都能如此自然,如此纯净,那么,教育的乌托邦,就不再遥远。

 

阅读(0) | 评论(0)查看全文>>

有效推进精读环节的几点思考(2013-12-26 14:53)

栏目:个人博客

在当前语文课堂教学中,精读环节较普遍地存在着目标偏离、组织松散、策略盲目的问题,造成了语文教学的高耗低效。关注精读环节的有效性,是语文阅读教学应关注、应回归的地平线。结合我校与羊尖实小的语文校际联动课堂研讨,谈一些自己对精读环节有效推进的思考。

一、目标确定做到“四要”

   教学目标是教学的起点和归宿,是教学后学生学习结果应达到的程度。确定课时教学目标不是从教参上抄下来,而是依据《语文课程标准》,围绕单元主题目标和训练重点,考虑学生的起点水平,紧扣教学内容设计的明确、具体、可操作和可测量性的细化目标。

1、要贯穿年段目标。

如这次活动中的课例《云房子》、《美丽的丹顶鹤》,是二年级的两篇阅读课文,语言清新、意境丰美,属于“美文”,年段目标应关注以下几方面:

阅读浅近的童话、寓言、故事,向往美好的情境,关心自然和生命,对感兴趣的人物和事件有自己的感受和想法,并乐于与人交流;结合上下文和生活实际了解课文中词句的意思,在阅读中积累词语;借助读物中的图画阅读。四位教师的课堂教学都有明确的目标意识,年段目标在课堂中得到了有效落实。

2、要落实单元目标。现行苏教版语文教材都是以单元主题的形式选编课文,如此次研讨活动的二年级课文《美丽的丹顶鹤》,所在单元的课文有《登鹳雀楼》《青松》、《小动物过冬》,其单元教学的目标就应关注激发学生对大自然动植物的喜爱之情,同时初步感知作者描写事物的方法。

3、要明确主攻目标。在进行目标设计时要对一节课的各种目标进行权衡,确定一个主攻目标,也就是教学重点目标,其他目标尽可能围绕主攻目标设计。

4、要体现基础目标。基础性目标是指每一篇阅读课文都应达到的共性目标。如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掌握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二、教学设计做到“三要”

 1、要合理取舍内容。如此次研讨活动中的四年级《雾凇》一课,作为一篇以文学的语言叙写的科普说明文,教学中既应关注相关科学常识的讲解,也要关注对文本语言的咀嚼品悟。但从本文文体和课后练习的设计来看,引导学生理解雾凇的形成过程同时体会作者的写作方法无疑是重中之重。

2、要注重读中感悟。以读为主,而非空谈感悟。每一遍读都提出一个要求,不仅体现读得有层次,而且每一次读的要求都能触动学生的情意领域,有利于调动学生参与阅读思考的自主性。阅读教学整体感知靠读,理解感悟靠读,培养语感靠读,积累语言更要靠读。只有让学生真正触摸文本语言,才能培养学生的阅读实践能力。

3、要关注语言实践。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要在具体的语言文字实践中发展学生的语文水平。语言实践不等于机械的语言训练,而是强调“积极语用”。如《云房子》中对课文中描写云房子形态的句子的仿写,不应是机械的词语填空,而应引导学生发现句式的规律,进而运用相关句式创生出更多富有意味的“云房子”。

阅读(0) | 评论(5)查看全文>>

“非连续性文本”阅读教学策略探微(2013-10-24 13:34)

栏目:个人博客

 

“非连续性文本”阅读教学策略探微

从课程标准对连续性文本提出的阅读教学目标来看,课程内容主要是理解与运用;而非连续性文本,阅读教学主要体现为培养学生获取信息、处理信息、评价信息的能力,要考察的是学生根据材料提供的线索和情境获取、分析和解释信息,对新信息作出判断和评价的能力。如何实施“非连续性文本”阅读,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呢,依据课程标准中所提的目标和建议,笔者试图从以下几方面作一些有益的探索:

1、信息提取。非连续文本的阅读,主要的任务要求之一是寻找信息。基于非连续性文本形式的开放性,不规律性,其所表达的信息往往呈现一种多元的、多维的特征。所以,引导学生根据阅读需要有序地、有机地寻找文本的文字或图表中隐含的信息,提取有价值的信息,是“非连续性文本”阅读的基点。在这一过程中,还要注意培养学生迅速精准地把握关键信息,剔除无关的多余信息的能力。

例:《止咳灵说明书》阅读练习(一)

本品适用于感冒、肺热或喉咽引起的咳嗽。温开水送服,成人一日一次、每次四片,儿童每次减半或遵医嘱。本品不得空腹服用,服用前后一小时内不得食用酸冷食物。
1)文章“本品”指           
2)服用该药品有哪些注意事项,至少列举两条。
3)成人服用该药品的用量是           
以上三题阅读练习,考察的都是学生从丰富的文本中寻找并提取信息的能力,强调的是准确与匹配。在阅读指导中,教师要注重学生信息筛选能力的培养,注重信息提取精准度的指导,使学生养成在既定时间内迅速、快捷地捕捉关键信息的能力。

2、信息分析。信息的筛选、提取有助于学生在 “非连续性文本”的阅读中获取有价值的内容,以作出准确、科学的判断。在此基础上,我们还须引导学生对掌握的信息,作进一步的梳理、分类、归纳,从而促进学生对文本信息的全面认识和整体把握。

例:《止咳灵说明书》阅读练习(二)

1)标题上“止咳灵”是一种用于          的药剂。
2)选择正确的说法,在括号里打上“√”。
止咳灵一般在饭前服用。(      服用后半个小时不可以喝酸奶。(  )止咳灵一般在饭后服用。(      服用后半个小时可以喝酸奶。(  
3)“遵医嘱”的意思是    ,九岁的丁兰咳嗽了,她应该吃   片止咳灵。
以上三题阅读练习,考察的是学生在获取信息后对信息的分析、梳理能力,强调的是理解与内化。在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处理信息的能力。如文本中有这样的信息:“成人一日一次、每次四片,儿童每次减半或遵医嘱”,而在习题中“九岁的丁兰”显然属于“儿童”,教师就要有意识地训练学生理解和内化信息的能力。

3、信息建构。进一步引导学生结合自己的知识结构,联系阅读文本中提供的不同信息,对信息进行加工处理,从而得出文本中没有明确陈述的结果,或洞悉文本的言外之意,体悟文本的核心旨趣。

例:

 

 

 

 

 

 

这则广告的书名是           
出版这套书的用意是:         。“100%精品”说明这套书         ,“75%价格”说明这套书                   两个意思用一个成语概括就是            

以上非连续性文本阅读训练,不仅考察了学生获取信息、分析信息的能力,更要求学生在理解信息的基础上,结合自己已有的知识经验,对信息进行意义建构。如在理解“100%精品”和“75%价格”两项信息的基础上,得出“价廉物美”的内隐信息。

 

阅读(0) | 评论(2)查看全文>>

行至水穷处,坐看云起时(2013-08-29 10:33)

栏目:个人博客

行至水穷处,坐看云起时

——读《教师心理健康调适技巧》有感

无锡市查桥实验小学  朱丽清

一个繁忙的学期终于临近尾声,照例去学校图书室还书,顺便借阅学校推荐的暑期阅读书目。期末应接不暇的事务让自己心神俱疲,一个班级的语文教学工作也常使自己焦虑烦躁,一向自认为很好的身体也频频不适。日子过得有些灰头土脸的,竟有些茫茫然不知所以的感觉。随便扫视了一下图书架上供借阅的书本,不自觉地就抽取了一本《你的快乐你做主——教师心理健康调适技巧》。

诸如此类的书以前也是看过的,也不指望能从中找到根治自己“病症”的良方,但从中观照自我,做些必要的调适,收益总还是会有的。抱着这样的心态,于暑期开始了读书与“疗病”之旅。

一、重塑健康——让生命如一蔓常青藤

全书虽然主要是阐释教师心理健康问题的,但编者却花了一定的篇幅来介绍怎样拥有健康的生活方式,强调健康的体魄是一切快乐、幸福的根基。书中指出:“我国的知识分子很少能够在年轻时、在平时就注意坚持锻炼身体,结果导致年老时诸多的病症。一位搞出版事业的老师善意提醒青年人不要走自己后悔的道路:年轻时以命博钱、博名,年老时以钱保命,结果无论是年轻时代还是年老时代都过得不开心。”

其实,所谓的“博钱”、“博名”绝不是大多数教师教育教学工作的追求,但社会赋予教育事业的使命、教育教学工作本身的工作特点以及为人师者固有的责任感使然,绝大部分教师每天在学校的工作量是难以用时间与数字来衡量的,期间所付出的的体力、精力常常是远远超出外人想当然的数值。回顾自己每一天在学校的工作,从早上7点左右到校,就开始埋头处理各种事务,条线工作纷至沓来,各项作业堆积如山,课堂教学千头万绪,问题学生殚精竭虑……常常是忙着忙着就听见用餐铃声响了,这时就会如触电般跳起来:“糟啦,要去食堂值班啦!”于是一路小跑着奔向值班地点;常常是忙着忙着,一会儿还想去上厕所的,但一晃两节课时间过去了,上厕所的事居然也快被忘了。就这样忙着忙着,身体确乎是慢慢地不如从前了,各种毛病也开始滋生了,也总告诫自己要注意了,但每天总还是这样过着。

书中指出,即便工作再忙,只要合理安排,每个教师都应该而且也完全可以拥有健康的生活方式,绝不能把适当的休息和体育锻炼当作是浪费时间。书中推荐了几种简单易行的体育运动:“运动之王”跑步,“亲水平台”游泳,“抗压瑰宝”瑜伽,“传统国粹”武术。我在假期中就坚持晚餐后进行慢跑锻炼,不仅觉得体质有所增强,而且,在跑步过程中,每次都能获得身心放松的愉悦。晚风轻拂,树影摇曳,倦鸟归巢,极目远望之时,顿觉心胸也随之扩张。

的确,生命在于运动,让我们的血肉之躯,亦如一蔓常青藤,绿意葱茏,就那样自自然然地生长、延展。

二、自我“救赎”——在心田播一片忘忧草

该书在“导论”部分就引用了两条在中小学教师中广泛传发、带有调侃性质的短信对联来反映教师的心理健康问题,其中一条是这样的——上联:囊中羞涩,无权无势,人生坎坷,心憔悴;下联:居无定所,难以成炊,衣带渐宽,终有悔;横批:教师倒霉。这类短信的广泛传发,在于颇能引起部分教师的心理共鸣,这也反映了当前广大教师的普遍心态:看不惯领导的脸色,责怪课改扰乱自己的生活,怨叹收入偏低,眼前的学生是那样讨厌,继而仰天长啸自己生不逢时。这种心态背后透露出的是教师对本职工作的不满与懈怠,牢骚满腹。我们不得不承认,当前的部分教师已经或正在染上“心理健康问题”。

书中对教师心理健康问题列出了具体表现:在工作中经常有挫折感,人际关系不融洽,刻意回避各种社交活动,周期性的激动、焦虑、恐惧、沮丧甚至绝望,对工作毫无热情,不知将来会怎样得过且过……我想,无须刻意对照,在读着这些描述的时候,大部分教师会很自然地“对号入座”,找到若干自己身上存在的问题,我也不例外。据大量调查表明,教师的强迫症状、人际敏感、忧郁化以及偏执倾向都比一般人群高,这应该是有其原因的。就目前教育教学现状来看,课程改革如火如荼,口号上强调以人为本,但实践层面归根结底是以分数为本,以升学文本。这种状况下教师的工作状态无异于带着镣铐跳舞,很容易造成教师人格的分裂,尤其是对一些有想法、有抱负的老师危害更大。

现状不容乐观,我们唯一能做的是自我“救赎”。如何摆脱消极情绪的控制,这需要我们教师给自己播一片“忘忧草”。曾在另一本关于心灵修行的书上看到过一个很有意思的做法,给自己的左手带上一个手环,当你开始被某种消极情绪干扰而抱怨、焦虑、伤心时,就把手环换到右手上,并告诫自己你又一次被消极情绪控制了,等心情平复后才能把手环换回到左手。一开始的时候,试验者一天之内会频繁地在左右手更换手环,但只要投入地去做,告诫自己努力摆脱消极情绪,更换的频率就会显著降低;最理想的境界是手环能长时间(几天甚至更长时间)保持在左手。我想,当这个时候,其实,一片“忘忧草”已经在我们的心田鲜活地成长了。

三、积极“入世”——给生活栽一株向日葵

教师的心理健康问题的产生与日常教育教学工作密切相关,所以,除了关注体质健康、避免消极情绪的干扰外,最关键的还是要从工作中获得快乐、享受快乐。消积敷衍式的“出世”或“隐退”绝不是解决心理健康问题的根本,只要一日为师,就当以积极进取的“入世”姿态,努力工作,并从中实现自我,获得快乐。

时间是组成生命的材料,一个成人,除了睡眠时间外,工作就占据了人生绝大部分的时间。唯有让工作中的每一分、每一秒都充实,我们的人生才会充实。相当部分教师,在工作中不快乐,主要还是因为充当着时间的奴隶。书中指出:我们在工作中时常陷入时间管理的禁忌:迷惑、犹豫不决、精力分散、拖拉、躲避、中断和完美主义。我们常常抱怨一天的时间都不知道在忙些什么,常常用“明天再说”来为自己的毫无前进目标的迷惑寻找借口,常常因超负荷的工作而精力分散,对最简单的工作也缺乏动力……如此种种,让自己的工作失去了应有的生机和情趣。

每每工作疲累之时,我的脑海中总会涌现一大片金灿灿的向日葵,饱满的花盘总是向着太阳所在,活泼泼地令人精神为之一振。如果我们也能像向日葵一般,有阳光时当艳不让,无阳光时平和淡泊,那工作中自然也多了几分纯净与快乐。书中告诫教师,工作中要写下自己的目标,不要说目标就在自己的心里。把希望达成的目标记录在纸上,这就好比你在独自旅游时一定要带好旅游地图的道理一样。目标一定要写下来。在书中推荐的节约时间的30条建议中,确实有多条可以使我们得益,兹摘录几条:我所有时间都有用,所以尽量从每一分钟得到满足;我尽量在工作中保持乐趣;我的午餐简便,所以午后不会打瞌睡;我永远放弃“空等时间”的习惯,假如我必须等待,我就当它天赐的休息时间,或用来构想,并做些可能没时间做的事……

“行至水穷处,坐看云起时”,匆匆一辈子,实在没有必要整天生活在压抑、烦闷中。世间最残酷的事情莫过于时间的单向流动性,从早到晚被消极情绪所困,让路边的景致随着时间的流逝而逝去,等到渴了、饿了、累了、困了再抬头,发现夜幕早已降临,自己已经垂垂老矣。因此,教师不应该事事强求自己、虐待自己,而应该学会心理的自我调适,在繁重的工作中,不忘忙里偷闲,享受生活,使生活云淡风轻,春和景明。

阅读(0) | 评论(0)查看全文>>

美好的阅读交流课(2013-05-31 10:30)

栏目:个人博客

美好的阅读交流课

每个学期,能正儿八经地跟学生同读一本课外书,能认认真真地上好一节阅读交流课,真是一件美好的事情。

传统的阅读课堂教学中,学生的阅读行为是由教师的教学行为控制的。为了走完预定的教学流程,教师往往是按图索骥地演绎着教案,而学生所做的就是亦步亦趋地被动配合。在阅读时,为了让孩子读深读透,我们的教师把课文当成了语文教学的通天法宝,拼命地挖掘这“宝库”中的“资源”,一篇课文就能衍生出许许多多的问题。只要孩子一读书,老师就会急切地问:“你们从中体会到什么?”生怕孩子“走马观花”,不深入思考。我们经常可以听到教师这样问:“同学们,你们读懂了吗?”初听这句话,觉得教师能以学定教,挺有道理。可冷静地审视我们的课堂,却发现这“读懂”是以教师的取向为标准的。当学生的理解与教师的标准有所差别时,我们的教师就会千方百计地铺设台阶让孩子一步步达到标准答案的高度。这种做法看似发挥了教师的主导作用,但等到我们觉得学生读懂了的时候,学生却往往是糊涂了,麻木了,疲惫了。我们还有的老师一提到阅读,便强调“不动笔墨不读书”,惟恐孩子“潇洒读一回”。要知道“动笔墨”的阅读是专业性阅读,就像马克思在大英图书馆读哲学巨著一样,一手捧书,一手挥动鹅毛笔摘录。可是对于小学生来说,这一方面是有待养成的阅读习惯;另一方面,一味地强调“不动笔墨不读书”,又容易造成孩子阅读心理的厌倦。试想,当他们津津有味地读着精彩的课文时,教师却在不断地提醒他们划出好词好句、写下感受,学生原本美好的阅读感受也许在顷刻间便会变得索然无味。

许是阅读交流课的“课外”性质使然,语老师也终于能放下架子,放下包袱,上一节朴素的、亲切的阅读课。由此,我也对当前的阅读教学产生一些零星的思考。

1、少一些束缚。阅读是愉悦的,是宽松的,如果套上了条条框框,无异于“带着镣铐跳舞”。不妨试着“简化”阅读课堂教学,简简单单教语文,尽可能地减少扣词扣句的机械感悟,摒弃零星琐碎的繁杂剖析;尽可能地把阅读的空间还给学生,让学生得以最大程度地亲近文本,沉潜于文本语言的内部,品味一字一词的生命,感受文本阅读的美好。

2、多一份理解。阅读是一种深刻的内心情感体验,“有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这句话正是对个性化阅读的最好阐述。所以,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及阅读差异,给予最大程度的理解和适时适度的帮助,在文本的价值取向和学生的个性化理解之间寻找深入阅读的平衡点、生长点。有时,一些感受是无法用语言传递的,只可意会,不可言传;一些感受是积淀在孩子内心深处的,只有与自己的生活经历相撞击时,才会喷涌而出。这时,就需要我们对孩子多一份宽容,多一份等待。阅读教学是为了一定的目标生成的,但是决不是为了片面地实现这些目标而存在的。小学阅读教学应该立足长远,千万不能做“杀鸡取卵”的事。

美国现代作家琳沙·施瓦茨在《为自由阅读》一文中说:“阅读这件事,也只有这件事,我是为自己做的。那是一条使我的生活真正属于自己的道路。”在孩子的阅读日渐与“自由”和“愉悦”拉开距离的今日,此话听来是如此令人动容。让我们蹲下身来看待孩子的阅读吧,让我们尊重孩子的阅读需要,尊重孩子的阅读情感,尊重孩子的阅读形象,还孩子的阅读以童真的本色。阅读是自然的,我们只有尊重这份自然,给予阳光、给予水分、给予适合的土壤,阅读的幼苗才会破土而出,茁壮成长,最终推动孩子的一生发展。

 

 

阅读(0) | 评论(0)查看全文>>

构建属于学生的“园子”(2013-03-29 14:05)

栏目:个人博客

构建属于学生的“园子”

                              ——《我和祖父的园子》辩课数得

无锡市查桥实验小学  朱丽清

“有一本书,让人读着读着,就不由得沉浸在已逝的烂漫的童年生活中;让人不由得就想站住了,笑微微地看着那个淘气的小姑娘……”这本书的名字叫《呼兰河传》。《我和祖父的园子》就选自这本书,每每读来,总是被作者活泼泼的文字所打动,被文中活泼泼的气息所感染,总是心驰神往地沉浸其中。这次,作为“孟晓东名师工作室”的成员,在全区上研讨课,我的目光又一次落到了这篇课文上。

几次磨课,感动于教研组内浓厚的研讨氛围,感动于每一个听课者的坦诚直率,使自己的课在不断磨砺中渐趋成熟。每一次研讨,我们正如漫步在文中萧红的童年乐园中,要说什么,就说什么,想怎么说,就怎么说,都是自由的。

所以,也随性记下一些辩课中的所思所想:

一、教学内容之辩

萧红的文字是自由的,课文从园中昆虫的自由写到自己的自由,继而又将这种自由投射到园中的景物,写出了无处不在的自由。这样的自由也创生了教学内容的多样,每一处都情趣盎然,每一处都值得驻足流连,诸多名家的经典课堂在教学内容的选择上也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教研组内也有不同的声音:教学生最感兴趣的;学生最感兴趣的固然容易呈现精彩,但这部分内容恰恰是学生最容易读懂的;教隐藏在文字背后的,但怎样的拓展才是不偏离文本旨趣的……几经甄别,我将教学内容确定为作者写自己在园中瞎闹的趣事。我的思考是,这部分内容固然一读就懂,但文字中流露的童真童趣是最能唤起学生共鸣的,是最能给学生快乐自由之感的,这种弥足珍贵的“童年情怀”是不容剥夺的;而且,作者文字的率真灵动、自然新鲜,也是学生在品读中应该去触摸的。

那么,隐藏在文字背后的祖父的爱,课堂上又该给予怎样的比重去体悟。争鸣还是存在,有老师认为:作为一篇小学五年级的语文课文,不宜深度地去挖掘其中的人文因子;有人认为,人教版教材中课文题目是《祖父的园子》,而苏教版教材课文题目是《我和祖父的园子》,编者的意图显而易见,祖父的爱需要浓墨重彩地去烘托渲染。取舍总是痛苦的,但一遍遍审视课文,我坚定了自己的想法,既然作者将祖父的爱若隐若现地藏在了文字中,那在教学中,无痕地、轻巧地让孩子从字里行间有所体悟,应该是适切的。

二、教学构建之辩

以怎样的核心问题引领学生体会作者童年在园子中的瞎闹之趣,自由之感?磨课中,一个个关键词扑入我们教研组成员的眼帘:瞎闹、有趣、快乐、自由……作者正是借自己在园子中的瞎闹抒写着内心的自由,两个主问题在大家的思辨中呈现。问题一:文中哪些词句让你感受到了作者的自由?问题二:“我”是怎样在园子中瞎闹的?又一次面临抉择,从文本解读来看,“自由”似乎更贴近文章的旨趣,以此构建的教学更能凸显课堂的品质;但从学生一头来看,“瞎闹”无疑更贴近孩子的学习原点与兴奋点,孩子对“瞎闹”的感受与诉说欲望是“自由”所无法比拟的。斟酌再三,我将推进精读环节的主问题设置为:“我”是怎样在园子中瞎闹的?在课文写得有趣的地方作简单的批注。

在几次执教过程中,“瞎闹”确乎是激起了学生最大的参与和诉说热情,而“自由”之感也是水到渠成地在课堂上弥散开来。但是,一味的“瞎闹”之趣,也使学生对文本的理解产生了偏颇,文中的“我”,在孩子眼中,成了一个“无恶不作”的坏小孩,特别是学生在想象写话中刻意地夸张我捉弄祖父的恶作剧,使得文中弥漫的依依亲情消失殆尽。于是,在以“瞎闹”为主线推进文本品读的过程中,我也将目光投向了“瞎闹”背后作者对祖父的信赖、依恋……

三、教学道术之辩

语文教学追求“道”的自然圆融之境,但这种“道”的高格必定离不开“术”的支撑。课前的设计更多的是“术”的研讨。教师要带着孩子在文本中漫步,教师也要带着孩子在文本中深犁,以描写我跟着祖父种菜的段落为例:“哪里会溜得准,东一脚西一脚地瞎闹。有时不单菜种没被土盖上,反而被踢飞了。”在预设的“术”的层面,可以模仿“东一脚西一脚”的动作,可以抓住“溜”与“踢飞”来比较,可以想象菜种被“踢飞”的场面,可以体会作者把菜种踢飞后的心情,可以在感情朗读中用俏皮的评价营设气氛……

课堂的生成是充满着不确定性的,这时教师更需要的是引领之“道”。课堂需要学生的“在场感”,但首先需要教师的“在场感”。面对学生或精彩或偏离的发言回馈,教师需要抛开预设之“术”,用心去倾听接收来自学生的信息,并紧贴着学生的学习原点予以反馈引领。在课堂上,学生敏锐地关注到了“哪里”、“反而”这两个带着转折意味的词语,我就顺应着学生的学情向前推进:“作者这真是帮了倒忙啊!按说作者应该怎么做,现在呢?”学生在老师的点拨下进入对“溜”与“踢飞”这组动词的琢磨。

每一篇课文都是一个五彩纷呈的园子,每个老师都看到不尽相同的园子,在教研组这个共同体的平台上,我们研讨,思辨,前行,努力构建着真正属于学生的园子。

阅读(0) | 评论(1)查看全文>>

Copyright © 2015-2017 wxzqxx.u-jy.cn All Rights Reserved

校址:江苏省无锡市锡山区安镇街道查桥弘博路1号

无锡市查桥实验小学版权所有 备案号:苏ICP备16062788号